空心泡,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空心泡RubusrosaefoliusSmith的根,嫩枝及叶也入药。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 Smith,以根,嫩枝及叶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苦、甘、涩,凉。
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0.5~1两,水煎服。治疗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可以根泡酒服。外用嫩枝尖捣烂敷患处。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空心泡
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
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15-30g;或用根泡酒服。外用:嫩枝尖捣烂敷患处。
脾胃虚寒者慎用。
抑菌作用。
1、治小儿百日咳:空心泡12g,破铜钱12g,钩藤根3g,蓝不正12g,泡酒500g,每日服2次。(每次20ml)。(《贵州民间药草》)
2、治脱肛,红白痢:空心泡、翻背红、地榆各15g,水煎服。(《贵州民间药草》)
夏、秋采集,鲜用或切片晒干。
蔷薇科植物空心泡。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米;小枝圆柱形,具柔毛或近无毛,常有浅黄色腺点,疏生较直立皮刺。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老时几无毛,有浅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沿中脉有稀疏小皮刺,边缘有尖锐缺刻状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0.8-1.5厘米,和叶轴均有柔毛和小皮刺,有时近无毛,被浅黄色腺点;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具柔毛;花常1-2朵,顶生或腋生;花梗长2-3.5厘米,有较稀或较密柔毛,疏生小皮刺,有时被腺点;花直径2-3厘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点;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尾尖,花后常反折;花瓣长圆形、长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白色,基部具爪,长于萼片,外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花丝较宽;雌蕊很多,花柱和子房无毛;花托具短柄。果实卵球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1-1.5厘米,红色,有光泽,无毛;核有深窝孔。花期3-5月,果期6-7月。
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多生于山坡疏林边、沟谷岩石边及山区村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