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根皮。10月至次年2月挖根,取根皮洗净,晒干。
生于山坡、村边、路旁。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
落叶乔木,高可达15m,含白色乳汁。叶互生,菱状卵形,长和宽各3~7cm先端短尖,下面初时粉白,后渐成黄绿色,秋季变红色;叶柄上端有2腺体。花单性同株,密集成顶生穗状花序;雄花每3朵有1苞,生于花序上部,花萼杯状,3浅裂,雄蕊2~3;雌花1~4,生于花序基部,花萼3深裂,子房上位,3室,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熟时黑色。种子黑色,外面有白蜡层。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皮呈不规则块片或卷成半筒状。外表面土黄色,有纵横纹理,并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折断面粗糙。
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鞣花酸。
性微浊,味苦;有小毒。
清热利湿,拔毒消肿。用于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乌桕根皮
1、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乌桕根皮二两,木通(锉)一两,槟榔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2、治肠胀:乌桕木根90g,桑树根30g。用水5碗,煎至1碗,分3次服下。(《岭南草药志》)
3、治小便不通:乌柏木皮煎汤,调五苓散服,立通;如无药,只以桕皮煎汤服亦可。(《卫生易简方》)
4、治大便不通:乌桕木根一寸,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盏服之,不用多吃,兼能利水。(《斗门方》)
5、治腹水肿胀(实证者):用乌桕根二层皮30g,焙干研粉,加米饭适量,制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9g,饭前用开水送服。(《广西本草选编》)
6、治湿疹,荨麻疹,脓臭,疥癣:乌桕根皮或乌桕叶适量浓煎外洗。(《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7、治婴儿胎毒满头:水边乌桕树根,晒研,人雄黄末少许,生油调涂。(《经验良方》)
8、治跌打损伤:乌桕干根二层皮15g,酒炖服;鲜叶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9、治毒蛇咬伤:乌桕树二层皮(鲜30g,干15g),捣烂,米酒适量和匀,去滓,1次饮至微醉为度,将药滓敷伤口周围。(《岭南草药志》)
10、治鼠莽砒毒:乌柏根五钱。擂水服之。(《医方大成论》)
根皮呈不规则块片或卷成半筒状。外表面土黄色,有纵横纹理,并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折断面粗糙。气微,微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