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瑞木果,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SwidaalbaOpiz的果实。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滋肾强壮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体弱羸瘦。
肾虚腰痛,体弱羸瘦。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alba Opiz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cm;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分辩率房状聚伞药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血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味酸;涩;性平
有郁火、湿热者慎服。
滋肾强壮。主肾虚腰痛;体弱赢瘦
内服:煎汤,3-9g;或泡酒。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红瑞木果
滋肾强壮。
肾虚腰痛,体弱羸瘦。
内服:煎汤,3-9g;或泡酒。
有郁火、湿热者慎服。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
红瑞木,又名红瑞山茱萸。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髓部很宽,白色。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盘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或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生于海拔600-2700m的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