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子

花叶子,中药名。为兰科植物兜兰 Paphiopedilum parishii( Reichb.f.)Pfitz.的全草。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肺痨,咳嗽,哮喘,风湿骨痛,肠胃炎。
别名 千灵丹、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
药味 味辛、微苦
药性
归经 味辛、微苦,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止咳平喘,祛风止痛。
主治 肺痨,咳嗽,哮喘,风湿骨痛,肠胃炎。
花叶子
  • 花叶子
  • 花叶子
  • 花叶子
花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子

别名

斑叶兰

来源

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Reichb. f.) Pfit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养心安神。主治麻疹,肺炎,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花叶子

拼音注音
Huā Yè Zi
别名

斑叶兰

英文名
Smallflower Paphiopedilum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山岩缝、荒坡、路旁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硬叶兜兰,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状茎延伸;根粗而长,叶4-5片,长圆状舌形,较小,长5-9cm,宽.5-2cm,先端钝或浑圆,基部相互套叠成鞘状,质地坚硬,平展,两面有花斑纹。花葶直立,长25-30cm,密被褐色糙伏毛,仅具1花;花完全开放后甚大,直径可达7-8cm;萼片卵形或宽卵形,花瓣近圆形,均为黄色间以紫色斑纹;唇瓣呈椭圆状卵形的兜状,长约5cm,宽约4cm,粉红色,内面基部具白色长柔毛;退化雄蕊1,椭圆形,长约1cm,黄色,有紫色斑纹,雄蕊2,黄色。花期2-3月。

归经

肺;心;肾经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透疹;清心安神。主麻疹;肺炎;心烦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补脑安神的功能。用于麻疹、肺炎、神经衰弱。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花叶子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平喘,祛风止痛。
主治
肺痨,咳嗽,哮喘,风湿骨痛,肠胃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鮮品6-15g。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补脑安神的功能。用于麻疹、肺炎、神经衰弱。”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兰科植物兜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节上丛生密被棕色茸毛的素状须根。叶基生;叶片肉质增厚,排成紧密2列,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高15-40cm,宽4-6m,先端钝而微門,中脉在十面阿陷,背面寒起,基部相互套叠成鞘状。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30-50cm;花4-6朵排成总状花序,粉白色;萼片和花瓣在花蕾时折叠,开放时伸展;唇瓣上部呈兜状。蒴果长卵形,长约4cm,直径约1cm,先端宿存花柱长约lcm,熟后3瓣裂。花期夏季生于密林中树上或较阴湿的岩缝中。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密林中树上或较阴湿的岩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