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

螺旋藻,中药名。为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Notdst.)Geitl等多种螺旋藻的藻体。具有减轻癌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的功效。主治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也可作为健美、减肥及老人、妇女、儿童的保健食品。
别名 笔列、特脆特拉脱儿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减轻癌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
主治

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也可作为健美、减肥及老人、妇女、儿童的保健食品。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 螺旋藻
螺旋藻
拼音注音
Luó Xuán Zǎo
别名

笔列、特脆特拉脱儿

来源

药材基源:为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等多种螺旋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ulina platensis(Notdst.)Geitl.

采收和储藏:采收干燥是螺旋藻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使干物质含量较低的藻液通过过滤、洗涤,在不损失有效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逐步脱水、干燥得到成品藻粉。藻液的过滤设备一般采用斜筛、重力曲筛,脱水设备采用三足式离心机或真空吸滤机,干燥设备有特别的喷雾干燥器和旋转闪蒸干燥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各种淡水和海水中,常浮游生长于中、低潮带海水中或附生于其他藻类和附着物上形成青绿色的被覆物。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温暖的盐、淡水域。现在已人工培养并大面积机械化生产。

原形态

钝顶螺旋藻 藻体为多细胞,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殖方式,可直接分裂。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螺旋藻的最佳生长温度是35-37℃,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最佳生长Ph范围为8.3-11.0,当Ph大于11.0时将不利于生长。在营养和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光照就成为影响螺旋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室外培养,光源主要是太阳;在实验中,一般使用冷白光源,生长培养所需光强度约为3700-4000 lx,维持培养时为1100 lx左右。螺旋藻的生长不仅受到光强度的影响,而且因光的色值不同,反应各异。

2.培养技术 (1)选育藻种 选育优质高产的藻种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还要对藻种进行驯化和复壮,以防其退化和变异。(2)制备培养基 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是乙氏培养基,主要由NaHCO3、NaNO3、NaCl、K2SO2、KH2PO4、FeSO4·7H2O等盐类组成。设计培养基的配方时,要使其Ph、营养状况尽可能接近藻种池培养液的状况,使接种后的藻体能迅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培养采收过程中要根据温度、光强、Ph及藻体形态特征不断补添新的培养液。培养基的Ph一般在9左右。(3)分级扩大培养 一般分为藻种培养、扩大培养、接种、大池培养。接种量的多少一般以藻液OD(即藻液的光密度,用以表示藻体浓度)在0.1左右为宜,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经过4-5天培养,其光亮度达到0.8-1.0,即可进行采收。

藻池管理 大池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是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定时测定记录气温、水温、PH、OD值,清除杂物,定时开关搅拌器。藻种池和大池一般都要求装搅拌器。搅拌不仅可以使藻池中营养物质分布均匀,避免池中深浅层藻体受光不匀带来的光伤害和光饥饿现象,同时还能排除过多的O2,减少因氧饱和而产生的光合抑制作用。注意控制PH在10左右,方法是增加NaHCO3,增添或更换新鲜培养液,增加CO2的供给等。注意控制温度,最适培养温度为25-35℃。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60%),主要由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苏氨酸(threonine),色氨酸(tryptophane),缬氨酸(valine)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vitamin)A、B1、B2、B6、B12、E,烟酸(nicotinic acid),肌酸(creatine),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泛酸钙,叶酸(folic acid)及钙,铁,锌,镁等。

药理作用

1.抗辐射损伤作用:放射照射前、后给小鼠口服螺旋藻,均能提高小鼠存活率,有效剂量为每只3.75-15mg(156-625mg/kg体重,服用次数2-5次)。螺旋藻预防给药3次,经7.5Gy照射后第9天,对受照射动物敏感器官的观察表明,螺旋藻可使照射小鼠的胸腺重量、骨髓DNA含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螺旋藻对免疫器官和造血组织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螺旋藻抗辐射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2.抗菌作用: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含脂质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钝顶螺旋藻的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含甾醇的提取物也有抑菌作用,但作用较弱。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阴性菌无抑制作用。

3.抗癌作用:螺旋藻对短期一次注射和长期多次注射1,2-二甲肼诱导的NIH小鼠和标准差大鼠大肠变性隐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对体内腹水型肝癌细胞有显着的抑制率,治疗组为54.0%,防治组达91.4%,对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抑制作用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加强。

4.光敏作用:用含0.25mg/ml的藻蓝蛋白(藻青素)处理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再经514nm激光辐照300J/cm2,发现癌细胞存活率仅15%;而单纯采用激光辐照或藻蓝蛋白处理,细胞存活率为69%和71%。人大肠癌细胞株HR8348培养后分别用100μg,50μg,25μg的钝顶螺旋藻的藻蓝蛋白处理,经光波为630nm的铜激光辐照12J/cm2,用MTT法检测培养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2.2%,37.6%和89.7%,显示良好的剂量效应。对肉瘤S180小鼠,分别给予藻蓝蛋白注射2mg或口服20mg后,经铜激光辐照瘤体15天后,有效率分别为50%和53%,与对照组相比,具显着差异。体内外试验证实藻蓝蛋白确有光敏作用,且无毒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光敏剂。

5.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螺旋藻多糖可使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提高39.5%-98.0%,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32.5%-51.5%,吞噬指数提高0.9-1.8倍,T淋巴细胞数提高46.8%-87.7%,脾脏白髓淋巴细胞排列密集,红髓内巨噬细胞明显增多,酸性α-乙酸萘酯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增加7.3%-12.8%。

6.降低胆固醇:将30位高胆固醇、轻度高血脂的男性,分为两组,A组每日服螺旋藻4.2g,持续8星期,血清总胆固醇在4星期内从6.3mmol/L(244mg/dl)降至6.1mmol/L(233mg/dl),降幅达4.5%。B组服4星期便停止,总血清胆固醇降低,后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星期内显着降低达6.1%,原来高胆固醇水平的人,血清胆固醇降幅更大。

7.提高铁的生物有效性和调理贫血症:选纯种Wistar大鼠,用低铁饮食法复制缺铁性贫血模型,用螺旋藻进行恢复试验,以硫酸亚铁为阳性对照组,以低铁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按螺旋藻含量由小到大分为3个实验组,含量分别为1%,8%,15%。结果:实验2组和实验3组体重高于阳性对照组,实验1组体重与阳性对照组接近,阳性对照组体重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单纯性缺铁可影响大鼠生长,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而螺旋藻有加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恢复效果显着。另一项在日本进行的试验是,对8名青年妇女较长期限制她们的饮食,显现次长期贫血症--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然后在每顿饭后食用4g螺旋藻,服用80天后,血红蛋白提高21%,从109g/L上升为132g/L,不再贫血。

8.帮助建造健康的乳酸杆菌群:喂饲螺旋藻的老鼠,体内乳酸杆菌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3倍。在老鼠饮食中加5%的螺旋藻,饲喂100天,结果为:盲肠的重量增加13%,乳酸杆菌增加327%,盲肠内维生素B1增加43%。螺旋藻没提供这额外的维生素B1,而是改善了整个维生素B1的吸收。说明食用螺旋藻使体内的乳酸杆菌增多,并使机体从饮食中吸收维生素B1和其他维生素的效率提高。

9.对胃的保护作用:钝顶螺旋藻灌胃250-500mg/kg,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型、无水乙醇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溃疡模型的发生率和减少溃疡数,对胃液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加速慢性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

10.减轻汞及药物对肾的毒性:给老鼠注射配制好的高浓度有机汞药物后,表明肾毒性的血液尿素氮(BUN)增加310%,血清肌酸增高198%,在饮食中添加30%的螺旋藻后,BUN下降20%,血清肌酸降低157%,有2例降至最初水平。在给老鼠用了普通药物后,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如镇痛剂、抗生素、抗癌药等。

11.其他作用:用含钝顶螺旋藻的饲料喂养小鸡,能使小鸡体重增加80%,这是由于钝顶螺旋藻内含碘化合物的存在,如T4、T3,这些含碘化合物刺激了小鸡的生长。此外,螺旋藻能使血糖降低,抑制血压上升。

12.毒性:钝顶螺旋藻口服急性毒性很小,小鼠半数致死量大于6.0g/kg。

功能主治

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主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用作保健食品

用法用量

内服:多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等,具体用法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

附注:国内外已开发利用的尚有极大螺旋藻 Spirulinamaxima Setch.et Gandn。我国海产的还有:1.盐泽螺旋藻 S.subsalsa Oest.分布于西沙群岛及山东青岛。

2.巨型螺旋藻S. major Kuetz. 分布于西沙群岛及福建厦门。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螺旋藻

功效作用

功能
减轻癌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
主治

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也可作为健美、减肥及老人、妇女、儿童的保健食品。

用法用量
内服:多制成片剂、丸剂、口服液等。
化学成分

藻体含蛋白质(60%),主要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A、B1、B2、B、B12、E,烟酸,肌酸,γ亚麻酸,泛酸钙,叶酸及钙铁,锌,镁等。另含螺旋藻多糖。

药理作用

1、抗辐射损伤作用:小鼠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前5d每日给小鼠腹腔注射螺旋藻多糖(SPP)125mg/kg或C-PC(藻青素即藻蓝蛋白)50mg/kg,结果小鼠照射后30d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和28%。同时,SPP和C-PC可刺激经Coγ射线亚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粒单系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形成,并增加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SPP和CPC还可以增加照射小鼠外周血细胞的总数。螺旋藻多糖能提高受5Gyγ射线照射小鼠的睥重量、脾淋巴细胞数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螺旋藻的抗辐射机制是由于螺旋藻多糖有明显提高核酸内切酶对损伤DNA的切除活性和增强辐射引起的DNA修复合成作用,从而增强了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

2、抗癌抗突变作用:螺旋藻对短期一次注射和长期多次注射1,2-二甲肼诱导的NIH小鼠和SD大鼠大肠变性隐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钝顶螺旋藻对小鼠S180的和宫颈癌U1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剂量为25mg/kg时,其抑瘤率分别为51.82%和37.93%。此外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对体外生长的HL60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螺旋藻剂量为1.5g/kg、3g/kg时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微核增加有显著拮抗作用。

3、光敏作用:人大肠癌细胞株HR-8348培养后分别用100μg,50μg,25μg的钝顶螺旋藻的藻蓝蛋白处理,经光波为630nm的铜激光辐照12J/m2,用MTT法检测培养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2.2%,37.6%和89.7%显示良好的剂量效应。对肉瘤S180小鼠,分别给予藻蓝蛋白注射2mg或口服20mg后,经铜激光辐照瘤体15d后,有效率分别为50%和53%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差异。体内外试验证实藻蓝蛋白确有光敏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光敏剂。

4、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螺旋藻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无论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对免疫器官重量和白细胞水平方面均明显增强,螺旋藻可防止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体重及胸腺重量减轻,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5、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螺旋藻多糖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提高低温(-5℃)环境下的存活率并能降低果蝇脂褐质含量。小鼠灌服250mg/kg螺旋藻多糖能降低老龄小鼠肝、脑脂质过氧化物,提高老龄小鼠血浆中SOD活性,表明螺旋藻多糖具有延缓衰老作用。NIH小鼠每日分别腹腔注射SPP(螺旋藻多糖)200mg/kg、100mg/kg,同时各鼠每日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连续给药造模42d后,分别检测相关衰老指标。结果SPP高、低剂量组心肝、脑MDA含量降低RBC、肝、脑SOD活性升高,全血、肝GSH-Px活性与GSH含量升高胸腺指数回升。表明SPP能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若干衰老指标。

6、降血脂作用:螺旋藻对小鼠高血脂具有明显预防作用。给予螺旋藻喂饲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的大鼠,可使血清TC值降低,升高HDL-C的含量。

7、抗病毒作用:来源于螺旋藻的硫酸化多糖Ca-Sp能够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在病毒入侵靶细胞时就产生抑制作用,以后更发现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后期复制阶段产生作用(1,18.螺旋藻在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人肝癌2215细胞培养中,在最大无毒浓度为(1.57±0.70)mg/ml,可抑制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的分泌及细胞HBV-DNA的复制,其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8、对胃的保护作用:钝顶螺旋藻灌胃250-500mg/kg,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型、无水乙醇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溃疡模型的发生率和减少溃疡数,对胃液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加速慢性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

毒理作用

钝顶螺旋藻口服急性毒性很小,小鼠LD50大于6.0g/k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采收干燥是螺旋藻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使干物质含量较低的藻液通过过滤洗涤,在不损失有效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逐步脱水、干燥得到成品藻粉。藻液的过滤设备一般采用斜筛、重力曲筛,脱水设备采用三足式离心机或真空吸滤机,干燥设备有特别的喷雾干燥器和旋转闪蒸干燥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
形态特征
钝顶螺旋藻藻体为多细胞,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
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温暖的盐、淡水域。现在已人工培养并大面积机械化生产。
生长环境
生长于各种淡水和海水中,常浮游生长于中、低潮带海水中或附生于其他藻类和附着物上形成青绿色的被覆物。广泛分布于温暖的盐、淡水域。
生长见习
螺旋藻的最佳生长温度是35-37℃,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最佳生长pH范围为8.3-11.0,当pH大于11.0时将不利于生长。在营养和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光照就成为影响螺旋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室外培养,光源主要是太阳;在实验中,一般使用冷白光源,生长培养所需光强度为3700-4000lx,维持培养时为1100x左右。螺旋藻的生长不仅受到光强度的影响,而且因光的色值不同,反应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