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粑

茶油粑,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具有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别名 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药味 味辛、苦、涩
药性
归经 味辛、苦、涩,性平;归脾、胃、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
主治 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茶油粑
  • 茶油粑
  • 茶油粑
  • 茶油粑
茶油粑
拼音注音
Chá Yóu Bā
别名

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 oleosa (Lour.)Rehd.]

生境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原形态

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cm,宽1.8-4.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直径3-5cm,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5-7,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无毛,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3-5cm,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化学成分

从茶油饼中分得山柰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6→1)-O-α-L-rha-mnopyran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grancosyl-[(2→1)-O-β-D-glucopy-ranosy](6→1)-O-α-L-rhamnopyranoside]及蔗糖(sucmie)。

药理作用

油茶饼中所含油茶粗皂甙,在体外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75%、5%和5%。茶子饼的提取物结晶I在试管内1mg/ml时,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堇色毛癣菌有杀菌作用。在含有血吸虫卵的狗粪中加入1%、5%和10%茶子饼粉,置30℃作用24h,粪便孵化转为阴性,或仅有极少数毛蚴,表明茶子饼有杀灭血吸虫卵的作用。其他作用参见"油茶子"条。

归经

脾;胃;大肠经

性味

辛;苦;涩;平;有小毒

注意

生品慎服,能催吐。《岭南草药志》:"内服必须煅存性,否则有剧烈催吐作用。"

功能主治

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内服:煅存性,研末,3-6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茶油粑

功效作用

功能
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
主治
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内服:煅存性,研末,3-6g。
注意事项

生品慎服,能催吐。

《岭南草药志》:"内服必须煅存性,否则有剧烈催吐作用。"

化学成分
从茶油饼中分得山柰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山柰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及蔗糖。
药理作用
油茶饼中所含油茶粗皂甙,在体外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75%、5%和5%。茶子饼的提取物结晶I在试管内1mg/ml时,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堇色毛癣菌有杀菌作用。在含有血吸虫卵的狗粪中加入1%、5%和10%茶子饼粉,置30℃作用24h,粪便孵化转为阴性,或仅有极少数毛蚴,表明茶子饼有杀灭血吸虫卵的作用。其他作用参见"油茶子"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山茶科植物油茶。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cm,宽1.8-4.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直径3-5cm,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5-7,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无毛,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3-5cm,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分布区域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