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果

厚朴果,中药名。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的果实。具有消食、理气、散结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
别名 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
药味 味甘、性温
药性
归经 味甘、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食、理气、散结。
主治 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
厚朴果
  • 厚朴果
  • 厚朴果
厚朴果
拼音注音
Hòu Pò Guǒ
别名

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2.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Rehd.Et Wils.[M.Biloba(Rehd.Et Wils.) Cheng」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摘果实,去梗,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喜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2.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现已有栽培。

原形态

1.落叶乔木,高5-15m。树皮紫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冬芽粗大,圆锥形,芽鳞被浅黄色绒毛。叶柄粗壮,长2.5-4cm,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2/3。叶近革质,大形,叶片7-9集生枝顶,长圆状倒卵形,长22-46cm,宽15-24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发绿色,被灰色柔毛。花单生,芳香,直径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轮3片绿色,盛开时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红色;雌蕊多数,分离。聚合果长圆形,长9-15cm,(艹骨)(廿突)果具2-3mm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本种与厚朴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叶先端凹缺成2个钝圆的浅裂片。聚合果基部较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聚合果长椭圆形,长9-12cm,直径4.5-6cm.顶端钝圆.基部近圆形,棕色至棕褐色,(艹骨)(艹突)果多数,纵向紧密排列,木质,先端有外弯尖头,内含种子1-2粒;种子扁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长9-11mm,直径6-9mm,腹部具沟槽,外皮棕红色,内皮棕褐色,背部具纵皱纹。气弱,味微涩。

性味

甘;性温

功能主治

消食;理气;散结。主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厚朴果

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理气、散结。
主治
消化不良、胸脘胀闷、鼠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采摘果实,去梗,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聚合果长椭圆形,长9-12cm,直径4.5-6cm.顶端钝圆.基部近圆形,棕色至棕褐色,(艹骨)(艹突)果多数,纵向紧密排列,木质,先端有外弯尖头,内含种子1-2粒;种子扁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长9-11mm,直径6-9mm,腹部具沟槽,外皮棕红色,内皮棕褐色,背部具纵皱纹。气弱,味微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
形态特征
1、厚朴:落叶乔木,高5-15m。树皮紫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冬芽粗大,圆锥形,芽鳞被浅黄色绒毛。叶柄粗壮,长2.5-4cm,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2/3。叶近革质,大形,叶片7-9集生枝顶,长圆状倒卵形,长22-46cm,宽15-24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发绿色,被灰色柔毛。花单生,芳香,直径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轮3片绿色,盛开时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红色;雌蕊多数,分离。聚合果长圆形,长9-15cm,蓇葖果具2-3mm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2、凹叶厚朴:本种与厚朴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叶先端凹缺成2个钝圆的浅裂片。聚合果基部较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1、厚朴: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2、凹叶厚朴: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现已有栽培。
生长见习
1、厚朴:喜温和湿润气候,怕炎热,能耐寒。幼苗怕强光,成年树宜向阳。以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粉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山地黄壤、黄红壤也可栽种。2、凹叶厚朴:性喜温暖,耐炎热能力比厚朴强,生长也较快,又能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较多,呈中性或微酸性粉砂质壤土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压条和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在9-10月或10-11月采收成熟果实,即可播种,或用湿砂贮藏至春季播种。播种前应浸种48h后,用砂搓去蜡质层。条播为主,行距30cm×33cm,按粒距3-6cm,将种子播于沟内,并覆土盖草。每1h㎡用种量150-225kg。苗期要经常除草,每年追肥1-2次,多雨季节要防积水,并搭棚遮荫。2、压条繁殖:在11月上旬或2月选择生长10年以上成年树的苗蘖,横割断蘖茎一半,向切口相反方向弯曲使茎纵裂,在裂缝中夹一小石块,培土覆盖。次年生多数根后割下定植。3、扦插繁殖:2月选茎粗1cm的1-2年生枝条,剪成长约20cm的插条,扦插于苗床中培育。繁殖的幼苗,均于2-3月或10-11月落叶后定植,按株行距3m×4m或3m×3m开穴,每穴栽苗1株。
病虫防治
1、病害有叶枯病,喷1:1:100波尔多液防治;根腐病、立枯病,可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还可喷50%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2、虫害有褐天牛,可捕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