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蒲桃叶

赤楠蒲桃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 Hook.et Arn.的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疮,漆疮,烧烫伤。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痈疽疔疮,漆疮,烧烫伤。
赤楠蒲桃叶
  • 赤楠蒲桃叶
  • 赤楠蒲桃叶
  • 赤楠蒲桃叶
赤楠蒲桃叶
拼音注音
Chì Nán Pú Táo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赤楠,灌木,高1-6m。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对生,偶有3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3cm,宽0.5-3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4.5cm;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瓣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疽疔疮;漆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或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赤楠蒲桃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痈疽疔疮,漆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或研末调涂。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漆疮:赤楠蒲桃叶适量,水煎洗患处。

2、治烧烫伤:赤楠蒲桃根、叶研粉,用茶油调涂患处。(1-2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桃金娘科植物赤楠。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棱,干后黑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2m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至椭圆形,有时阔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或钝,有时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上面干后暗褐色,无光泽,下面稍浅色,有腺点;羽状脉多而密。聚伞花序顶生,长约1cm,有花数朵;花梗长1-2mm;花蕾长约3mm,花白色;萼管倒圆锥形,长约2mm,萼齿浅波状;花瓣4,分离,长约2mm;雄蕊多数,长约2.5mm;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等长。浆果球形,直径5-7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疏林或灌丛。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温30℃时生长迅速,稍耐寒。以土层深厚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秋季果实呈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果皮,把种子晾干,放布供暖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3月播种育苗。按行距35cm开沟,深5cm左右,每隔5cm播1颗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浇水。当苗高50-60cm时,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穴定植。田间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cm左右时,追施腐熟人粪尿,以后每月追肥1次。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施以堆肥或厩肥,每次在植株旁开沟施入,施后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