蒴藋赤子

蒴藋赤子,中药材名。本品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功能主治为:"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别名 -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散结祛疣。
主治 《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蒴藋赤子
  • 蒴藋赤子
蒴藋赤子
拼音注音
Shuò Diào Chì Zǐ
出处

《证类本草》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蒴藋果实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蒴藋"条。

功能主治

《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蒴藋赤子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结祛疣。
主治
《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蒴藋,灌木状草本,高达3米。主根垂直,副根不多。茎具棱,平滑无毛,多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稍圆或阔模形,边缘具密而尖锐的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平滑无毛,或叶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约3厘米,无托叶,小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约20~30厘米,有短柔毛或几为绒毛;小苞片细小,卵状披针形;花小,白色,萼5裂,下部愈合成钟状:花冠辐射,5裂,裂片卵形;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短,药室向外开裂;雌蕊1,子房卵圆形,柱头头状;花间杂有黄色杯状的腺体。浆果球形,红色,直径3~4毫米。花期8月。果期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圪。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脚、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