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芭蕉

树头芭蕉,中药材名。本品为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wilsonii(Tutch.)E.E.Chees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截疟。主治疟疾。
别名 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
药味
药性
归经 甘,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截疟。
主治 主治疟疾。
树头芭蕉
  • 树头芭蕉
树头芭蕉
别名

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

来源

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 wilsonii (Tutch.) E. E. Cheesm.,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原形态

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上的野芭蕉,外洗极似野芭蕉幼苗,根据着生位置的高矮不同,有大有小,通常着生越低,个体越大,着生越高,个体越小,一般取着生位置高、个体小的入药。

性味

甘,凉。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清热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

全株0.5~1两,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树头芭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截疟。
主治
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
全株0.5~1两,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上的野芭蕉,外洗极似野芭蕉幼苗,根据着生位置的高矮不同,有大有小,通常着生越低,个体越大,着生越高,个体越小,一般取着生位置高、个体小的入药。
分布区域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