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扭

羊角扭,中药名。为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Lour.)Hook.et Arn.的种子、茎、叶。具有强心消肿,止痛,止痒,杀虫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皮癣,多发性疖肿,腱鞘炎,骨折(先复位)。
别名 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强心消肿,止痛,止痒,杀虫。
主治 风湿关节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皮癣,多发性疖肿,腱鞘炎,骨折(先复位)。
羊角扭
  • 羊角扭
  • 羊角扭
羊角扭
拼音注音
Yánɡ Jiǎo Niǔ
别名

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

来源

为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 (Lour.)Hook. et Arn. 的种子、茎、叶。茎、叶四季可采;种子秋、冬采收。

性味

苦,寒。有大毒。

注意

有大毒,一般外用。

功能主治

强心消肿,止痛,止痒,杀虫。用于风湿关节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皮癣,多发性疖肿,腱鞘炎,骨折(先复位)。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以茎、叶煎汤温洗,或用粉末适量,酒、水调匀温敷患处。

备注

(1)鲜叶煎液可用于农业杀虫灭蛆。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羊角扭

功效作用

功能
强心消肿,止痛,止痒,杀虫。
主治
风湿关节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皮癣,多发性疖肿,腱鞘炎,骨折(先复位)。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以茎、叶煎汤温洗,或用粉末适量,酒、水调匀温敷患处。
注意事项
有大毒,一般外用。
化学成分
含强心苷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茎、叶四季可采;种子秋、冬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状灌木,高达2m。茎多匍枝,小枝棕褐色有白色皮孔,常弯垂,全株有乳汁。叶对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5-1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春夏于枝顶开黄白色花,单生或成3出聚伞花序;花冠漏斗形,5深裂,裂片细长,锥状线形,长达5cm;雄蕊5,花药细长稍箭形,先端丝状。蓇葖果木质,二个平展,形似“羊角”,种子多数,顶端有一束丝状白色长毛。
分布区域
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疏林湿地,或灌木丛中。
生长见习
喜热带、亚热带气候,不耐霜冻。土壤以微酸性、中性肥沃的砂质壤土、粘壤土生长较好,不宜盐碱土地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春、秋季播种,条播或穴播,覆土2-3分,如土壤保持湿润,温度在25℃左右,约1周出苗。苗高2-3寸可间苗一次。当苗高1-2尺时可搭架或使藤茎攀援在其他树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