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萼茄

十萼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红丝线Lycianthesbiflora(Lour.)Bitt.的叶和全株。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虚的功效。主治狂犬病,疔疮红肿,蛇咬伤,外伤出血,虚痨咳嗽,久咳,消化不良,血崩,骨鲠等。
别名 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
药味 味涩
药性
归经 味涩,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虚。
主治 狂犬病,疔疮红肿,蛇咬伤,外伤出血,虚痨咳嗽,久咳,消化不良,血崩,骨鲠等。
十萼茄
  • 十萼茄
  • 十萼茄
  • 十萼茄
  • 十萼茄
  • 十萼茄
十萼茄
别名

猫耳草、红丝线、钮扣子、血见愁

来源

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叶和全株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

涩,凉。

注意

勿擦伤口。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叶:咳嗽气喘;全株:狂犬病,外用治疔疮红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叶0.5~1两,水煎服或煮鸡蛋服。全株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十萼茄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虚。
主治
狂犬病,疔疮红肿,蛇咬伤,外伤出血,虚痨咳嗽,久咳,消化不良,血崩,骨鲠等。
化学成分

根含2α-羟基蜀羊泉次碱、芰脱皂苷元、新芰脱皂苷元、蜀羊泉次碱、澳洲茄胺。叶、茎也含有新芰脱皂苷元。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咳嗽气喘:叶25-50g,煎服或煮鸡蛋服。

2、治狂犬病、疮红肿、外伤出血:全株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株被具有节的单毛和分枝的柔毛。单叶互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至叶柄成窄翅,边全缘,两面被柔毛。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茄科红丝线属红丝线。
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高0.5-1.5m,小枝、叶背、叶柄、花梗、花萼的外面均被具节的单毛和分枝的柔毛。单叶互生,上部的叶常2枚聚生,一大一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5cm,宽3-7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至叶柄成窄翅,边全缘,两面被柔毛。花两性。2-5朵聚生于叶腋;花萼杯状,萼10齿裂;裂片钻头线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无毛;子房上位,卵形。浆果球形,成熟时绯红色,有宿存花萼。花期5-8月,果期7-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生长环境
生于荒野、林旁、林下阴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