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天剑

篱天剑,中药材名。本品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篱打碗花Calystegiasepium(L.)R.Brow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白带,疝气。
别名 打碗花、面根藤。
药味
药性
归经 甘,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利湿,理气健脾。
主治 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白带,疝气。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 篱天剑
篱天剑
别名

打碗花、面根藤

来源

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篱打碗花Calystegia sepium (L.) R. Brow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白带,疝气。

用法用量

0.3~1两。

备注

(1)同属植物日本打碗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与前种相近似,功效类同。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篱天剑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理气健脾。
主治
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白带,疝气。
用法用量
0.3~1两。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茎缠绕或匍匐,有棱角,分枝。叶互生,正三角状卵形,长4-8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箭形或戟形,二侧具浅裂片或全缘;叶柄长3-5厘米。花单生叶腋,具长花梗,具棱角;苞片2,佝偻形,卵状心形,长2-2.5厘米,顶端钝尖或尖;萼片5,卵圆状披针形,顶端尖;花冠漏斗状,粉红色,长4-6厘米,5浅裂;雄蕊5,花丝基部有细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卵圆状三棱形,光滑。
分布区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朝鲜,日本,苏联也有。
生长环境
生荒地或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