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蹄蕨

大马蹄蕨,中药名。为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大莲座蕨Angiopteris magna Ching,以带叶柄的根状茎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崩漏,跌打肿痛。
别名 马蹄蕨、马蹄根、观音座莲
药味 味苦、涩
药性
归经 味苦、涩,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利湿,止血,止痛。
主治 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崩漏,跌打肿痛。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 大马蹄蕨
大马蹄蕨
拼音注音
Dà Mǎ Tí Jué
别名

马蹄蕨、马蹄根、观音座莲

来源

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大莲座蕨Angiopteris magna Ching,以带叶柄的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备用。

性味

苦、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止痛。用于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崩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或0.5~1钱,研粉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马蹄蕨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止血,止痛。
主治
肠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肺结核咯血,崩漏,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用量15-30g,水煎服,或1.5-3g,研粉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或研粉备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大莲座蕨。
形态特征
高大蕨类植物,高3m以上.根状茎球形,粗厚肥大。叶大丛生,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基都有一对大而坚硬的马蹄形托叶状附属物;羽片长达50cm,第一回羽片多为3对,最终小羽片7-8对,条形至窄被针形;长达22cm,中脉明显,侧脉平行,分叉或单一,先端膨大,时缘无倒行假脉。孢子囊群褐色,长圆形,沿小羽片背面边缘着生,靠接而不合生,近叶端处则不生囊群;每囊群通常有14-18个孢子囊,无隔丝。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省。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山谷、水边等阴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