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酸藤子

小花酸藤子,中药名。为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的根及老藤。具有补血调经,强腰膝的功效。主治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别名 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药味 味苦、涩
药性
归经 味苦、涩,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补血调经,强腰膝。
主治 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小花酸藤子
  • 小花酸藤子
  • 小花酸藤子
小花酸藤子
拼音注音
Xiǎo Huā Suān Ténɡ Zǐ
别名

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来源

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以老藤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花酸藤子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血调经,强腰膝。
主治
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用法用量
用量15-30g。
化学成分
根状茎显甾醇、酚性物质反应。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
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长可达10m。根很长、侧根少,外皮灰褐色,内皮红褐色,横断面有菊花纹。茎分枝多,老藤褐色,有纵条纹,嫩枝被黄色锈毛,有白色皮孔,小枝平出,有柔毛,互生于茎的二侧。单叶互生,叶柄很短;叶片小而多,矩圆形,长8-14mm,宽5-7mm,先端钝尖,基部截形至微心形,全缘,主脉上有黄色柔毛。夏季开绿白色小花,2-3朵成聚伞花序生叶腋,总柄很短;萼片分离,宿存;花瓣基部稍合生,覆瓦状排列;雄蕊着生于花瓣上。果球形,大如绿豆,熟时鲜红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生长环境
生于深山沟谷、河旁疏林或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