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边茜

井边茜,中药材名。本品为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ensiformis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利尿。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乳腺炎,小便不利。
别名 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
药味 甘、苦、微辛
药性
归经 甘、苦、微辛,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 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乳腺炎,小便不利。
井边茜
  • 井边茜
  • 井边茜
井边茜
拼音注音
Jǐnɡ Biān Qiàn
别名

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

来源

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乳腺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井边茜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
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乳腺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两。
化学成分
全草显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反映。
药理作用
痢疾:剑叶凤尾蕨、刺黄柏、刺杨梅各5钱。水煎服。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剑叶凤尾蕨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状茎短,横行,具条状披针形鳞片。叶二形,簇生,草质;能育叶矩圆状卵形,长15~25cm,二回羽状,羽片3~5对,下部有柄,向上无柄,有侧生小羽片1~3对,或有时仅为2叉,顶生小羽片特长,和其下的1对合生,小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宽2~6mm,除不育的顶部有细锯齿外,余部全缘;不育叶较小,小羽片矩圆形,或顶生小羽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宽达1cm,边缘有细尖锯齿;叶柄禾秆色,表面光滑,具四棱。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缘分布,但小羽片的顶部及基部不育;囊群盖膜质,狭窄。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两、福建等省区。亚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1000m处溪边或林下潮湿的酸性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