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伏堇

匍伏堇,中药材名。本品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蔓茎堇菜VioladiffusaGing.,以全草入药。春末或秋末采集全草,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别名 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
药味 苦、微辛
药性
归经 苦、微辛,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 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 匍伏堇
匍伏堇
拼音注音
Pú Fú Jǐn
别名

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

来源

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蔓茎堇菜Viola diffusa Ging.,以全草入药。春末或秋末采集全草,晒干。

性味

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匍伏堇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
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草本,全株被白色长毛。基生叶莲座状,茎基生出数枚匍匐枝,匍匐枝上的叶聚生枝端。春夏季开出白色或浅紫色小花,花瓣5片,有距。
分布区域
产长江以南各地
生长环境
多见于沟边、林下或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