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唇马先蒿

斑唇马先蒿,中药材名。为玄参科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longifloraRudolphvar.tubiformis(Klotz.)Tsoong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愈疮,利尿的功效。主治食肉中毒症,外伤及化脓性外伤,高烧,水肿。
别名 -
药味 味甘、苦
药性
归经 味甘、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生肌愈疮,利尿。
主治 食肉中毒症,外伤及化脓性外伤,高烧,水肿。
斑唇马先蒿
  • 斑唇马先蒿
  • 斑唇马先蒿
斑唇马先蒿
来源

玄参科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 Tsoong,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利水涩精。主治小儿疳积,食积不化,腹胀满,水肿,遗精,耳鸣。

用法用量

0.5~1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斑唇马先蒿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生肌愈疮,利尿。
主治
食肉中毒症,外伤及化脓性外伤,高烧,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6g;或入丸、散。
相关论述

1、《四部医典》:固精,利尿。

2、《如意宝树》:露如赛保退热,治热症扩散。

3、《晶珠本草》:露如赛保利水,固精。

4、《新编藏医学》:本品利于胆与肝的热症及固精,消水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寒症(肾寒)引起左右大腿骨疼痛,遗精,白带多等症石榴子、五根、红花、熊胆、三红、小檗皮各一钱,斑唇马先蒿三钱。研成细粉,过筛。早晚各服五分。(《精选利乐要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采花,阴凉处晾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为皱缩的花,棕黄色或棕褐色。花梗短,黑褐色。萼管状,先端开裂,齿2枚,裂片有少数锯齿,管长5-8cm,其上被毛。花冠膨大,内含有雄蕊,先端为半环状卷曲的细喙,喙端指向花喉。下唇有缘毛,近喉处有棕红色的斑点2个。花丝2对,均有密毛,着生于花管端,花柱明显伸出于喙端。气微,味微苦、辣。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斑唇马先蒿。
形态特征
低矮草本,高7-20cm,干时略变黑。根束生,端须状。茎短,很少伸长。基生叶具柄,柄长1.5-3cm,茎生叶柄较短,下半部多少膜质膨大,边缘具毛;叶片披针状长圆形,羽状浅裂或深裂,裂片具重齿,齿具肼胝而反卷。花腋生,具短梗;花黄色;花萼筒状,长11-15mm,前方开裂至2/5,萼齿2,掌状裂;花冠长3-7cm,花冠管外被毛,盔直立部分稍向后仰,上端为多少膨大含有雄蕊部分,其前端狭细为一半环状卷曲的细喙,下唇具长缘毛,宽过于长,中裂较小,近倒心脏形,先端明显凹人,下唇近喉处有棕红色的斑点两个;花丝具密毛;花柱明显伸出喙端。蒴果披针形,具长梗。花期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藏各地、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200-4000m沼泽、潮湿的低山、草甸及河谷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