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毛球,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的总苞。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用于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纲目》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①《补缺肘后方》:"治丹。"
②《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③《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
②治痰火核:风栗壳配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Ⅱ)
栗毛壳、栗刺壳、风栗壳、板栗壳斗
出自《本草纲目》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剥取果实时收集,晒干。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性状鉴别 总苞球形,直径3-5cm,外面有不锐被毛的刺。气微,味微苦、涩。
甘;涩;性平
清热散结;化痰;止血。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②治痰火核:风栗壳配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④治小儿百日咳:风栗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
1.《补缺肘后方》:治丹。
2.《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3.《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栗毛球
清热散结,化痰,止血。
用于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内服:煎汤,9-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尚不明确。
1、抗菌作用。
2、抗炎作用。
3、能拮抗氯化乙酰胆碱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有兴奋效应。
1、《新修本草》:“疗火丹,疗毒肿。”
2、《滇南本草》:“治哕不语,或中痰邪。”
1、治卒发丹火恶毒疮:煮栗肤(一作“皮”),有刺者洗之。(《肘后方》)
2、治痰火头痛:(风栗壳)30g,蜜枣3枚。同煎服。(《广东中药》)3、治小儿百日咳:风栗壳9g,加糖冬瓜15g。煎服。(《广东中药》)
剥取果实时收集,晒干。
总苞球形,直径3-5cm,外面有尖锐被毛的刺。气微,味微苦、涩。
壳斗科植物板栗。
板栗,又名栗、瑰栗、魁栗、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乔木,高15-20m。树皮深灰色,不规则深纵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幼枝被灰褐色绒毛。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片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苞,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连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