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柄石韦

有柄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Ching的全草。具有消炎利尿,清湿热的功效。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
别名 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
药味 味苦、甘
药性
归经 味苦、甘,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炎利尿,清湿热。
主治 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
有柄石韦
  • 有柄石韦
  • 有柄石韦
  • 有柄石韦
  • 有柄石韦
  • 有柄石韦
有柄石韦
别名

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或阴干。

性味

苦、甘,寒。

功能主治

消炎利尿,清湿热。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有柄石韦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炎利尿,清湿热。
主治
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用量3-9g。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类、酚性物质、皂苷、绵马三萜、β-谷甾醇及树脂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或阴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二型,疏生;营养叶柄较孢子叶朽为短,革质,上面无毛,有排列整齐的小凹点,下面密被棕色星状毛,干后通常向上内卷成简状。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头,偶为锐尖,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深棕色,成熟时满布于叶片的背面。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陕西、山东、内蒙古、东北。
生长环境
生于较阴处岩石或石坎上,或裸露于干旱石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