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子

猪肚子,中药名。为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Maxim.)Hand.-Mazz.的地下块茎。具有祛风,化痰,平肝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疼痛,偏瘫,咳嗽痰多。
别名 羊角天麻、鸡多囊、唐古特蟹甲草
药味 味辛
药性
归经 味辛,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化痰,平肝。
主治 头痛眩晕,风湿疼痛,偏瘫,咳嗽痰多。
猪肚子
  • 猪肚子
  • 猪肚子
猪肚子
别名

羊角天麻、鸡多囊、唐古特蟹甲草

来源

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 (Maxim.) Hand.-Mazz.以地下块茎入药。秋末苗枯后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平肝。用于头痛眩晕,风湿疼痛,偏瘫,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2~3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猪肚子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化痰,平肝。
主治
头痛眩晕,风湿疼痛,偏瘫,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用量6-9g。水煎或泡酒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末苗枯后采挖,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平卧,有多数细长的须根。茎单生,高35-50cm,直立或下部稍弯曲,常紫色,具纵条纹,上部被短柔毛或蛛丝状毛。叶通常5,通常密集于茎中下部,上部具圆锥状花序分枝。叶全形宽三角形,长6-9cm,宽4-6cm,或与长近等宽,基部截形或楔状狭成具窄翅,短于叶片之半的叶柄,叶片3中裂,中央的裂片具3浅裂,侧生裂片在1/3处2浅裂,全部裂片顶端渐尖,宽达2.5cm,边缘具深波状齿和具小尖头的疏齿草质,上面绿色,被疏或密褐色枇糠状糙毛,下面被密灰白色蛛丝状棉毛;叶脉掌状;叶柄长1.5-2cm,最上部叶较狭,披针形,3浅裂,急变成苞片;苞片线形,长10-12mm,带紫色,顶端急尖或渐尖。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青海、四川、湖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250-3450m的地区,多生于悬崖、林缘、沟边、山坡草地、草甸及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