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七

牌楼七,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CypripediumfranchetiiWi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理气,止咳,止痛。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别名 牌骨七。
药味 微苦
药性 微寒
归经 微苦,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理气,止咳,止痛。
主治 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牌楼七
  • 牌楼七
  • 牌楼七
牌楼七
别名

牌骨七

来源

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微苦,寒。

功能主治

理气,止咳,止痛。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牌楼七

功效作用

功能
理气,止咳,止痛。
主治
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用法用量
2~3钱。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毛杓兰陆生兰,高20-35厘米。茎直立,密被长柔毛,上部尤密。叶3-4枚,互生,菱状椭圆形或近宽椭圆形,长达16厘米,宽4-6.5厘米,急尖或短渐尖,边缘具细缘毛;花苞片叶状,椭圆披针形,具细缘毛;花单生,褐色而具紫色条纹;中萼片近卵形,长4-5.5厘米,宽2.5-3厘米,渐尖,背面主脉上被短柔毛,边缘具细缘毛,合萼片椭圆形,稍短,宽只为其2/3,顶端2齿,亦具类似的短柔毛及细缘毛;花瓣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5厘米,内面基部具长柔毛;唇瓣口径与花瓣长度相等,具明显紫斑点,口部前面内弯边缘甚宽,达5毫米,内折侧裂片呈三角状,囊底具长柔毛;退化雄蕊箭形或近卵形,长1-1.5厘米,基部具柄及耳;子房被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山西。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3700米的林下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