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衣

黑豆衣,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大豆Glycinemax(L.)Merr,以种皮入药。功能主治为: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别名 穞豆皮,黑大豆衣,料豆衣 ,黑豆皮
药味
药性
归经 肾经,肝经
分类 祛风湿药
产地 东北、河北、山东
功能 养血祛风。
主治 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 黑豆衣
黑豆衣
拼音注音
Hēi Dòu Yī
别名

黑豆皮、穞豆皮

来源

豆科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皮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河北、山东。

功能主治

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用法用量

2~4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黑豆衣

功效作用

功能
养血祛风。
主治
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
用法用量
2~4钱。
化学成分
黑大豆皮含矢车菊甙(Chrysanthemin)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monoglucoside),又含果胶18%。又含乙酰丙酸(Levulinicacid)和多种糖类。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黑豆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维生素外,尚含黑色素及烟酸。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豆科黑大豆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直立或上部蔓性,密生黄色长硬毛。3出复叶,叶柄长;小叶片卵形,广卵形或狭卵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短阔,腋生,有2~10朵花;花白色或紫色;蝶形花冠;2体雄蕊;子房线状椭圆形。荚果长方披针形,长5~7cm,褐色,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卵圆或近圆形,种皮黑色。种子或种皮入药,种皮称为穞豆衣。成熟时收取。
分布区域
东北、河北、山东。
栽培技术
作为固沙用,主要用分株法,即将2—3年生野生的黑沙蒿幼嫩根苗,分为2—3小株,移栽。一般干秋季,在迎风坡下部,垂直主风向处栽植。株行距0.3*0.4米。亦可沟植,能起机械固沙、生物固沙作用。在干旱地区,应人工育苗,然后在沙障保护下,移植,密度不宜过大。在撂荒地,可于雨季播种,播量每亩0.25公斤,不覆土或浅覆土。衰老的黑沙蒿,生机减弱,行平茬,可将其复壮。据内蒙古毛乌素地区测定,平在后,枝条数量增加1.4倍,叶是总重量的5.2倍,平茬宜在秋末春初萌动前,与主风向垂直方向进行,注意不要成片刈割,以免造成风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