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

龙血树,中药名。为龙舌兰科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的茎、根及其脂木质部经有机溶剂提取浓缩而成的棕红色树脂。具有散瘀止血,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咯血,咳面,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跌打损伤,哮喘,痢疾,小儿疳积。
别名 龙血竭、山铁树、剑叶木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咸,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散瘀止血,止咳平喘。
主治 咯血,咳面,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跌打损伤,哮喘,痢疾,小儿疳积。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 龙血树
龙血树
别名

竹木参、山竹蔗

来源

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润肝止咳,清热凉血。主治慢性肝炎,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吐血,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热病后余热未清。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龙血树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止咳平喘。

主治
咯血,咳面,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跌打损伤,哮喘,痢疾,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1-2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凡无瘀血者慎服。

化学成分

龙血竭醇溶性提取物为树脂类的红色色素,其过氧化物水解物为二羧酸;以硝酸氧化得到龙血酮酸、龙血酸。龙血竭还含龙血素B0.40%-0.49%、烷醇、阿魏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龙血竭10%混悬剂对小鼠耳二甲苯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20%混悬剂涂布家兔左腿烫伤部位,具有减少脓性外泌物,加速创口愈合效果。

2、抑菌作用:龙血竭在10种常见细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和5种常见表皮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

龙血竭1.5g/kg或3g/kg灌胃,未引起家兔的病理改变,对红细胞、白细胞的生长及肝、肾功能未见损害。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跌打肿痛:龙血竭1g,田七2g,碾末,黄酒调服。

2、衄血:龙血竭、蒲黄各等份,碾末,吹入鼻孔。

3、咯血:龙血竭1g,三角草15g,后者水煎取汁与前者冲服。

4、损伤筋骨,瘀血肿痛:龙血竭11g,碾末,调黄酒外涂。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剑叶龙血等成龄树采脂每年一次,宜在冬季进行,对主干胸径30cm以上的树干,采取单面固定割线上割脂,割刀深达木质部,单株每年能割取含脂木质液0.6-1.4kg,可提取150-300g龙血竭。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龙舌兰科植物剑叶龙血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5m,茎粗大,分枝多,树皮灰白色,老时灰褐色并片状剥落,幼枝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从生于枝顶,剑形,薄革质,长50-100cm,宽2-5cm,边缘膜质,光滑无毛,叶脉直出,叶片基部略扩大而抱茎。圆锥花序顶生,长40cm以上,花序轴密生短柔毛;花2-5朵簇生,红白色;花梗长3-6mm;花被片6片,长6-8mm,下部合生;花丝扁平,上部有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mm,背着;子房上位,3室。浆果球形,橘黄色。种子大如豌豆。花期3月,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在广西主要分布于崇左、大新、宁明、龙州、凭祥、靖西等地,云南西南部亦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50-1700m的石灰岩、向阳山坡或坡青石隙处;栽培在红土壤及冲积沙壤等非钙质土中生长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