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靛

野靛,中药材名。本品为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decurrensG.Forst.var.acroadeniaMakino[L.acroadeniaMaxim.],以叶或地上部分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败毒。主治腮腺炎;外用治疮疖。
别名 兰花草,鸭食草,帽子花,竹管草,竹根菜,鸭趾草,竹叶草,竹叶菜,野靛青,地地藕,竹叶活血丹,蓝花姑娘,鸡舌草,鸡冠菜,露草,耳环草,鹅儿菜,淡竹叶,萤火虫草,鸭仔草,鸭脚草,水竹子,碧蟾蜍,鼻斫草,碧竹子,碧蝉花,竹鸡草,青耳花环,蓝姑草,碧蝉儿花,竹叶兰
药味 淡,甘
药性
归经 小肠经,胃经,肺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江苏
功能 清热败毒。
主治 主治腮腺炎;外用治疮疖。
野靛
  • 野靛
野靛
来源

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var. acroadenia Makino [L. acroadenia Maxim.], 以地上部分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败毒。主治腮腺炎;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与马兰叶共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野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败毒。
主治
主治腮腺炎;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与马兰叶共捣烂敷患处。

植物学信息

分布区域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