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病入络的先兆意义
中医传统的“久病入络”观点面临着挑战,事实上新病不但能反应于经络,而且往往最早反映于经络。实践证实离人体越远的、越细小的络脉部位,愈具有最早反映体内疾病信息的现象。诸如甲皱微诊,虹膜诊、巩膜络诊、舌下络诊等,均能最早地反映疾病的征兆。
初病入络主要反映瘀血病理,无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凡致血行不畅皆可形成。尤以痰瘀合邪,浊瘀合邪为多见。久病中,如脉痹(包括现代医学的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即可在经络反映出来。急病如温病热毒内陷血分,热搏血瘀,所谓热盛迫血、热瘀交结,出现高热昏谵,衄血、吐血、肌衄、斑疹等如现代医学的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危证,络脉微诊即是最早的预报征象。此外,热与血结、蓄于下焦,络诊也能较早预报。其他,病久不解,余热挟痰,瘀留滞络脉或阻闭于窍,出现痴呆、默默不语或心悸神钝,或手足颤动等痰瘀滞络证,则于络脉微诊更能早期发现,尤其瘀热闭窍阻于心包更早(舌为心之苗),故舌下络诊是较早的预报点。
二、经络感传现象的疾病预报意义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反应。经络感传的路线一般是沿着经络的循行路线传导的,除出现酸、麻、胀、痛、热等感觉外,还常出现红线、白线、丘疹带、汗带或其他感觉异常现象,如过敏线、湿疹、痣等。经络感传是客观的,感传现象的传导路线并非与神经分布一致,说明经络是独立存在的系统。据研究其传导特点为传导比神经慢,且中途有敏感点(穴),传导是双向性的,个体差异较大,传导线并非都一致。但经络感传现象并非和神经系统没有联系,有人报道:神经系统包括外周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可能是产生经络感传这种能被感知的特殊感觉路线的必要条件之一。
影响感传的因素较多,如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偏瘫、截瘫等,精神心理因素,涉及过度紧张、恐惊、激动、精神病之类,以及代谢水平增高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还有过敏性疾病等等,皆可使感传增强。而忧郁型精神性疾病、癔病、痴呆、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情绪低落、心绪不佳、疲劳和内分泌失调,诸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又可导致感传滞缓,因此感传阈是受环境和个体因素影响的。
此外,经络感传的敏感度,其个体差异是很大的,经络感传据统计出现率为2.75~53%。经络感传人即所谓经络敏感人,在经络或经穴受到刺激后才诱发产生。实际上,在人体都应具备,只不过是有显性感传能力和隐性感传能力之分而已。隐性感传能力在经过一定的激化后可以转化为显性感传能力,如通过气功、催气手法等方法诱导后,可出现感传能力。但根据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上海中医研究所经络针麻研究一组观察,再次证实:人体的经络感传现象是不受暗示的,抗精神病药物似乎并不影响人体的经络感传现象,精神病人的感传出现率高于正常人,主要为1~4条的感传出现率明显增高之故,其原理尚须进一步探讨。
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意义在于,沿着经络感传可以“气至病所”,由于经络“外络肢节、内联脏腑”。因此,脏腑的病变完全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出来。据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发现有疾病的人感传出现率增高,一旦疾病消失则感传敏感度即下降。如王本显等言及:甲状腺癌患者,感传大多传至颈部甲状腺区,但在甲状腺癌手术后,感传现象亦随之消息。根据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提示了通过经络感传可以预测潜在的疾病。因此,用经络感传预报疾病正被嘱目,通过经络预测疾病的方位亦逐渐崛起,尤其是通过经络测定仪器预测肿瘤的方法目前已有探索。总之,通过经络感传预测疾病是中医预诊学中极其值得开辟的新领域。
三、腧穴的疾病预报意义
腧穴是经气出入之所,故为“脉气之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三百六十五腧穴皆内通于脏气,故腧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病邪的窗户。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腧穴是最能反映疾病的,尤以原穴为著称,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知五脏之害矣。”
腧穴对疾病的反映可通过腧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所行经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可助诊断。正如《灵枢·邪客》所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亦如《类经》所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各种腧穴有的反应是特定性的,有的是一般的,有的是交叉的,有的是综合的,而且存在着两极相应和对称的反应现象,如上下相应,左右互照,极上部的穴位可以反映人体下部的疾病,极下部的穴位,可以反映人体上部的病理,左半的穴位可以披露右半的疾病,右半的穴位可以发迹左半的疾病。
人体经穴又是腹背相关的,如《难经本义·六十七难》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背部的背腧及腹部的募穴,其病理反应几乎一致,往往在募穴出现的病理反应,于背腧也有相应的外露。
背腧穴为布列于背部的五脏六腑腧穴,根据背部腧穴的压痛可以反映内脏病变,背腧穴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各出现异常皆能预报五脏病变,如胃脘痛,首先在胃俞发现压痛点。故王本显氏报道国外将募穴系统称为警报穴系统,因为募穴对触诊反应灵敏,当某一募穴出现过敏,即可知与该募穴有关的经络和脏器发生了病变。
募穴为脏腑经气聚集之腧穴,募穴主要分布于任脉,如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其余肺募中府穴位于肺经、肾募京门穴分布于胆经,脾募章门穴列属于肝经,大肠募天枢分布于胃经,而胆经募日月穴,肝经募期门穴等则位属本经。募穴出现异常则常反映本经脏之疾患,由于脏腑腹背、经气相通应,因此背俞腹募二穴对内脏疾病的预报,应予互参。此外,八会穴,如脏会章门穴、腑会中脘穴、气会膻中穴、血会膈俞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穴、骨会大杼穴、髓会绝骨穴等和八脉交会穴等也为经气交集之地,对反映疾病亦皆有一定意义。其他郄穴也是经气深聚之处,大多分布于四肢肘夕以下,由于易于暴露,因此对预察疾病有较好条件,临床上,十六郄穴亦都各有一定预报意义(十六郄穴为十二正经及阴阳维、阴阳跷脉)。如郄门反映心胸疾患,梁丘反映胃疾患,地机反映肠疾患,筑宾反映生殖器疾患。另外,合穴、络穴亦反映内在疾患。合穴有“合治内府”的作用,合邪与内脏的关系为“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这些合穴皆可反应内脏疾患,如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反映胃疾患。络穴为经脉别出的腧穴,因具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故有反映表里两经疾病的意义。心包经之络穴内关穴异常可预报心包经的疾患。此外,四肢穴位尤可反映内脏疾患,如下肢的阳陵泉出现压痛可预报胆囊炎,而阑尾炎则可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出现压痛。又如太冲穴属足厥阴肝脉,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病重亦以此决死生。盖以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其将来也,妇人尤以此为主。
原穴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原气集中的地方,十二经脉中,阳经和阴经皆有原穴,内应于脏腑。原穴是十二经之根本,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疾患便可反映于原穴上,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六阳经除腧穴之外,另有原穴,如大肠经的合谷穴,胃经的冲阳穴,小肠经的腕骨穴,膀胱经的京骨穴,三焦经的阳池穴,胆经的丘墟穴。六阴经“以输为原”,如肺经的太渊穴,肾经的太溪穴,肝经的太冲穴,心经的神门穴,脾经的太白穴。阴经的原穴,因为集中了原、俞之气,经气更为旺盛,因此更能集中反映内脏的病变,故《内经》强调原穴对五脏疾病的反应,道理即是。
临床上,如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穴异常搏动可反应心家疾患,而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穴出现压痛又可反映肺的疾患。
此外,凡居人体中部的穴位都有反映中枢病情、复苏之重要作用,如人中、百会、劳宫、涌泉、神阙等皆具有上述作用。其他,如天突穴位于颈部正中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天突为任脉、阴维之会,“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天突后为颈总动脉搏动处,故血管充盈度,血容量的大小以及血管舒缩变化均能反映于此。心主血脉,尤其此穴近心,又比虚里诊方便,因此是反映心病的较佳穴位。
有人还观察了48例经妇产科确诊或妊娠试验阳性的早期妊娠妇女,其中坐位浮取天突穴能触到明显搏动者40例,阳性率为82.29%,对照组妇女48名,仅二名有天突穴搏动,其阳性率为4.16%,两者差异显著(f=5.8,p<0.001)。
现代对俞穴预测疾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如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对微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还有学者发现,大椎穴长毛发与癌有密切关系。再如,C.HuBer通过对下肢动脉炎患者的观察,认为下肢动脉炎时在血海穴部位存在明显的热点,而患生殖系统疾病的男性病人,在五里穴部位存在特异的热点。
尤值注意的是,俞穴具有全息特性,经络达不到的信息可以借俞穴窥测出来。此外,通过经络的交叉会,更能反映整体信息,如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阳穴、神门穴、趺阳穴等多经交会穴皆具有反映多经病理状况的特色。
上述足见俞穴能反映人体脏腑的状况,因此在疾病预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