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的危害相当大,发病常在35岁以上,以35~55岁最多,约8.5/10万人,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占58.5~93.1%。
祖国医学归类于“五色带下”、“崩漏”、“带下”、“交肠”、“白崩”等,论述皆较多,如《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强调了与任脉的关系。又如《金匮要略》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诸病源候论》曰:“带下病者,由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致令其血与秽液相兼带而下也。”皆论述了本病的成因与冲任受损及外邪六淫客入的关系。《千金方》所曰:“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卷三)。则提出了宫颈癌多发生在绝经期后,以及五色带下为宫颈癌的重要特征。《千金方》还曰:“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血”与晚期宫颈癌的排出液相似。朱丹溪:“糟粕出前窍,溲尿出后窍。”《医学纲目》称之曰:“交肠”:“妇人小便中出大粪名交肠”,指出了晚期宫颈癌可导致阴道直肠瘘及阴道膀胱瘘。《外科正宗·阴疮论》曰:“阴中腐烂,攻刺疼痛,臭水淋漓。口干发热,形削不食,有此证者,非药能愈,终归于死。”则提出了宫颈癌的扩散及不良预后。
宫颈癌一般以四十岁以上发病率较高,与早婚、多产有很大关系,目前为五年治愈率,本病对广大劳动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危害较大,因此及早发现,及早诊断的意义极大。
发生机制
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仍以肝肾失调、相火偏旺,冲任受损所致,多因房事过早开始,房事不节,早婚、早育、多产,致淫毒内伏,日久痰瘀合邪,滞于宫颈而成。其次,肝郁、湿毒挟瘀也可导致。如《诸病源候论》曰:“冲任气虚……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指出了宫颈癌与冲任受损的关系。《杂病源流犀烛》载丹溪语曰:“一妇人嗜酒,常痛饮,忽糟粕出前窍,尿出后窍……酒湿积久生热,煎熬其血,阴液大虚,阴阳俱虚……三月后必死,果然。”(《杂病源流犀烛·小便闭癃源流》),指出了宫颈癌与积热伤阴的关系。
宫颈癌与房事卫生、包皮垢、精液刺激、宫颈创伤有密切关系,尤与激素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其中,雌激素水平过高对本病的影响最大。近来有学者发现宫颈癌脱落细胞有单纯疱疹Ⅱ型病毒。此外还与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有关。
慢性炎症(经期及房事不卫生),宫颈撕裂(产伤),宫颈糜烂(房事损伤),是由于破坏了宫颈粘膜的正常屏障及营养机制,故为宫颈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