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燥病也。三消之证,分上中下。上消者,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日夜无度。中消者,多食易饥,肌肉燥,口干饮水,大便硬,小便如泔。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便溺不摄,或便如胶油。三消之由:上消肺也,由肺家实火,或上焦热,或心火煅炼肺金。中消脾也,由脾家实火,或伏阳蒸胃。下消肾也,由肾阴虚,或火伏下焦。经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又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又曰:奇病有消渴,皆上消也,多饮而渴不止者也。盖肺主气,其能通调水道而有制者,赖心君火,时与以温气而为之主,以润燥金,故肺之合皮,其主心也,若心火不足,不能温金,而反移以寒,寒与金化,则金冷气沉而不得升,犹下有沟渎,上无雨露,是以饮一溲二也,是肺气以下而枯索也,故曰肺消死不治,此因于寒者也。肺本燥金,心腹以热移之,为火燥相即,因而鬲上焦烦,饮水多而善消,此因于热者也。可见上消之由,有阴有阳,不可不辨。而多饮易消,火气炎郁,所以为奇病也。经又曰:瘅成为消中。又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善饥。又曰:二阳结,谓之消,皆中消也。此盖结于本气,阳明气盛热壮,然以血多津守,未尝有所结,今言其结,则阳邪盛而伤阴,枯其津液,故结在中焦。阳明亢甚,故消谷善饥。又热亢能消,精液不荣肌肉,故名曰消也。经又曰:溲便频而膏浊不禁,肝肾主之,此下消也。盖缘肾水亏损,津液枯竭,水亏火旺,蒸烁肺金,肺被火邪,又不能生肾,故成下消也。赵献可言三消之证,总由煎熬既久,五脏燥烈,能食者必发胸疽背痈,不能食者必发中满鼓胀,治者不必分上下,概用清肺滋肾之药,上消小剂,中消中剂,下消大剂(宜概用六味丸加麦冬、五味子)。其或命门火衰,火不归元,游于肺为上消,游于胃为中消,必用引火归元之法,渴病若失矣(宜八味丸,冷水服之)。若过用寒凉,恐内热未除,中寒又起。献可此言诚能于消病中寻源讨流,但必切脉合证,确然审是命门火衰,然后可用桂附,若由热结所致,下咽立毙矣,慎之谨之。大约善治三消者,必补肾水真阴之虚,泻心火燔灼之势,除肠胃燥热之邪,济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消证无不愈矣。夫三消之成,总皆以水火不交,偏胜用事,燥热伤阴之所致,而要之五行之气相成,阳胜固能消阴,阴胜亦能消阳,如经言二阳之病,传为风消。二阳者,阳明也,阳明既病,木邪起而胜之,既胜,则精血不荣,肌肉风消也,故由燥阳伤阴,而气不化水固为消。由阴邪偏胜,而阳不帅阴,其水不化气亦为消,其消一也(总治三消,宜人参白术散、桑白皮汤、活血润燥生津饮、大黄甘草饮子)。又有中消而口甘者,由脾热;中消而口苦者,由胆热,此二种《内经》谓之瘅证,与消病一类而却非即消病。盖口甘者,脾瘅,肥美之所发。肥令人内热,甘令人中满,中满热郁,其气上溢,久亦转为消渴也。经则治之以兰草,除陈气也。兰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清气能生津止渴,除陈积蓄热也。口苦者,胆瘅。肝取决于胆,而数谋虑不决,胆气虚,其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以胆之脉会于咽也。治法俱同三消,特各加引经药使归于肝脾。

至三消分治之方,可详举之:有烦渴能食者(宜人参白虎汤)。有消渴胸满心烦,无精神者(宜人参宁神汤)。有消渴便干,阴头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涩而昏者(宜止消润燥汤)。有消渴后身肿者(宜紫苏汤)。有消渴面目足膝肿,小便少者(宜瞿麦饮)。有消渴咽干面赤烦躁者(宜地黄饮)。有消渴盛于夜者(宜加减地黄丸)。有消渴由心火上炎,肾水不济,烦渴引饮,气血日消者(宜降心汤)。有心火炽热,口干烦渴,小便赤涩者(宜清心莲子饮)。有消渴小便数,舌上赤脉,肌体枯瘦者(宜和血益气汤)。有消渴而上焦烦热,为膈消者(宜人参石膏汤)。有消渴不能食者(宜麦门冬饮子)。有老人虚人大渴者(宜人参麦冬汤)。以上皆上消之属(通治上消宜生津养血汤、黄芩汤)。有消中饮食多,不甚渴,小便数,肌肉瘦者(宜加减白术散)。有消谷善饥者(宜加减白术散)。有能食而瘦,口干自汗,便结溺数者(宜清凉饮)。有消中而瘦,二便秘者(宜兰香饮子)。有消中由胃热者(宜藕汁膏)。有消中而中焦燥热,肌肉瘦削,大便硬,小便数而黄赤者(宜生津甘露饮)。有消中后腿渐细,将成肾消者(宜茯苓丸)。以上皆中消之属(通治消中,宜调胃承气汤、加减三黄丸、黄连猪肚丸、顺气散)。有肾消大渴饮水,下部消瘦,小便如脂液者(宜元菟丹)。有肾虚水涸燥渴者(宜双补丸)。有肾消大渴便数,腰膝疼者(宜肾沥丸)。有肾消尿浊如膏者(宜人参茯苓散)。有肾消口燥烦渴,两脚枯瘦者(宜加减肾气丸)。有肾虚消渴,小便无度者(宜鹿茸丸)。有肾消茎长而坚,精自出者,此孤阳无阴,即强中证也,最难治,盖此亦由耽好女色,或服丹石以恣欲,久则真气脱而热气盛,故饮食如汤沃雪,肌肤削,小便如膏油,阳易兴而精易泄也(宜六味丸、石子荠苨汤、黄连猪肚丸)。以上皆下消之属(通治下消,宜补肾地黄元、加减八味丸)。消证之不同如此。此外又有食㑊证。经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㑊。胃移热于胆,亦名食㑊。注云:㑊者,易也。饮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肉也,治之与消中同。而又有酒渴证,由平日好酒,热积于内,津液枯燥,烦渴引饮,专嗜冷物也(宜乌梅木瓜汤)。而又有虫渴证,由虫在脏腑之间,耗其精液,而成消渴也(宜苦楝汤)。而又有类消证,其人渴欲求饮,饮一二口即厌,不比消渴之无厌,此由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出浮游之火于喉舌间,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故厌也(宜理中汤送八味丸)。又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阳明位太阴之表而居中,于腑则胃当之,非若手阳明大肠之以经络为阳明比也。其病发心脾者,胃与心为生土之母子,而脾与胃为行津之表里。发者,发足之义。人之情欲,本以伤心,劳倦忧思,本以伤脾,脏既伤,则必连及于腑,又必从其能连及者,如母病必及子。故凡内而伤精,外而伤形者,皆能病及胃,此二阳之病,发自心脾也。然阳明为生化之本,其气盛,其精血下行,化荣卫而润宗筋,化源既病,则阳道外衰,故不得隐曲而枯涩,女子则不月。盖心脾为真阴之主,胃为真阳之主,伤真阴必使真阳无守,二阳既病,仓廪空而饷道绝,为生死之关,然必自真阳之伤为之,故曰发心脾也。治亦同三消,参其证而用方主之可也。至于消渴既久,其传变之证,在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至中满鼓胀,何也?津液竭则火邪胜,故发痈脓,且痛甚而或不溃,或流赤水也。又如上中二消,制之太急,寒药多而胃气伤,故成中满,甚而水气浸渍,溢于皮肤,则为肿胀,所谓上热未除,中寒之证复生也。夫至痈疽胀满,亦与强中等证,皆为传变而不易治矣。

〔脉法〕 《内经》曰:消渴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仲景曰: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即数。《脉经》曰:消渴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又曰:心脉滑为渴,滑者,阳气胜也。心脉微小为消瘅。又曰:脉数大者生,沉小者死。

〔消渴与脚气反〕 《本事》曰:消渴脚气,虽皆为肾虚所致,其为病则相反。脚气始发于二三月,盛于五六月,衰于七八月。消渴始发于七八月,盛于十一二月,衰于二三月。其故何也?盖脚气,壅疾也。消渴,宣疾也。春夏阳气上,故壅疾发,则宣疾愈。秋冬阳气下,故宣疾发,则壅疾愈。审此二者,疾可理也。

〔消渴原由证治〕 《本事》曰:消渴之证,全由坎水衰少。何也?肺为五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肺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又以板覆,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升,此板终不能润。火力者,腰肾强盛,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亦免干渴之患,宜肾气丸。又曰:消渴者肾虚所致,每发则小便必甜。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甜,足明人之食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脾肾气盛,则上蒸炎气,化成精气,下入骨髓,其次为脂膏,又其次为血肉,其余则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也。五脏之气咸润者,则下味也。若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化谷气,尽下为小便,故味甘不变,其色清冷,则肌肤枯槁也。《直指》曰:自肾消而析之,又有五石过度之人,真气既尽,石势独留,阳道兴强,不交精泄,名曰强中。消渴,轻也。消中,甚焉。消肾,又甚焉。若强中,则毙可立待。《类聚》曰:五脏六腑,皆有津液,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为渴。夫渴者,数饮水,其人必头目眩,背寒而呕,皆因里虚故也。《入门》曰:饮水而安者,实热也。饮水少顷即吐者,火邪假渴耳。丹溪曰:三消多属血虚不生津液,宜以四物汤为主。上消加人参、五味、麦冬、花粉煎,入藕汁、地黄汁、牛乳。酒客生葛根汁冲服。中消加知母、石膏、寒水石、滑石。下消加黄柏、知母、熟地、五味子。又曰: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之。又曰:消渴证,小便反多,如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宜肾气丸。徐忠可曰:仲景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夫厥阴之为病消渴七字,乃消渴之大原,然或单渴不止,或善食而渴,或渴而小便反多,后人乃有上中下之分,不知上中下虽似不同,其病原总属厥阴。厥阴者,风木之脏也,与风相得,故凡中风,必先中肝。然风善行而数变,故在经络,在血脉,在肌肉,各各不同。而又有郁于本脏者,则肝得邪而实,因而乘其所胜。阳明受之,乘其所生,少阴受之,于是上中下或有偏胜,现证稍殊,皆为消渴,皆由厥阴风郁火燔,故曰厥阴之为病消渴。《内经》亦有风消二字,消必兼风言之,亦此意也。又曰:《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仲景独言厥阴,似乎互异,不知邪气浸淫,病深肠胃,气聚不散,故曰结,其使肠胃之气不能健运而成三消,则厥阴实为病之本。如果病专肠胃,则下之为中病,消渴宜无不止矣。然多食而饥不止为中消,此又云饥不欲食,则知消渴之病,亦有不欲食者,但能食而渴者,全重二阳论治。饮一溲二,重在肾虚论治。其不能食而气冲者,重在厥阴论治。此又临证时微细之辨乎。缪仲淳曰:三消渴疾,以鲇鱼涎和黄连末为丸,每五七丸,乌梅下,日三服取效。又曰:用白芍、甘草等分为末,每一钱,水煎,日三服。有人患消渴九年,服药止而复作,得是方服之,七日顿愈。古人处方,殆不可晓,不可以平易而忽之。又方,用瓜蒌根、黄连各三两,为末蜜丸,每三十丸,麦冬汤下,日二服。其饮水无度,小便数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饮之,每日一换水及螺,或煮食饮汁亦妙。其饮水无度,小便赤涩者,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饮,不过五升瘥。其肾消饮水,小便如膏油者,用茴香、苦楝子等分炒,为末,每食前酒服二钱。其消渴饮水,骨节烦热者,用芭蕉根捣汁,时饮一二合。其消渴不止,下元虚损者,用牛膝末五两,生地汁五升浸之,日晒夜浸,汁尽为度,蜜丸,空心酒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须发,津液自生。其胃虚消渴者,羊肚煮烂,空腹服之。其消渴烦乱者,干冬瓜瓤一两水煎服。其消渴羸瘦,小便不禁者,兔骨和大麦苗煮汁服极效。其消中易饥者,用苁蓉、山萸、五味,蜜丸,每盐酒下二十丸。其三消骨蒸者,以冬瓜自然汁浸晒黄连末七次,又以冬瓜汁和丸,每三四十丸,大麦汤下。寻常口渴,只一服见效。其强中消渴者,用猪肾一具,荠苨、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花粉、甘草各二两,黑大豆一升,水一斗半,先煮猪肾大豆取汁一斗,去渣,下药再煮三升,分三服,名猪肾荠苨汤,后人名为石子荠苨汤。

消瘅 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即经所谓热中,与三消异。《灵枢经》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皆柔弱者,天元形体不充也。其本大气不足,五脏气馁,阴虚生内热,自是内热不解,而外消肌肉,故五脏之脉,皆以微小者为消瘅,是五脏之气,不能充满于荣分,而内有郁热以烁之也。故法以脉实大者为顺,虽病可治。若脉悬小而坚,则精枯血槁,必不能耐久矣。是知消瘅之病,本起于不足,必以滋阴平肝清热为主也(宜生地黄饮子、玉泉丸)。

〔消瘅证治〕 《内经》注曰:瘅,谓消热病也。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内经》曰:凡消瘅,肥实人则膏粱之疾也。此人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注曰:食肥则腠理密,而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嗌干,中满则阳气有余,有余则脾气上溢,故转为消渴。《入门》曰:消者,烧也,如火烹烧物者也。

(鳌按:消为肌肉烁,瘅为内郁热,二字连读,为一证之名,非如《内经》言瘅成为消中,消为三消,瘅为瘅病也。即《内经》言肥甘之病,亦消渴之类,非消瘅,姑附于此。)

【治三消方四十四】

六味丸 〈总治〉

地黄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八味丸 〈又〉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人参白术散 〈又〉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山栀  大黄  连翘  泽泻  花粉  葛根  茯苓(各一钱)  官桂  木香  藿香(各五分)  甘草(六分)  寒水石(四钱)  石膏(八钱)  磁石  芒硝(各六钱)

共为末,每取五钱,加蜜少许服,渐加至两许,日二三服。

桑白皮汤 〈又〉

桑白皮(新生者,二钱)  茯苓  人参  麦冬  葛根  山药  肉桂(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大黄甘草饮子 〈又〉

大黄(两半)  甘草(大者,四两)  黑豆(五升,另煮三沸,去苦水)

另用井水一桶同煮,豆烂,令病人食豆饮汁,无时,不三剂病去。

活血润燥生津饮 〈又〉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瓜蒌仁  火麻仁  生地  熟地  花粉  当归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人参宁神汤 〈上消〉

人参  生地  甘草  葛根  茯神  知母  花粉  竹叶  五味子

人参白虎汤 〈又〉

人参  石膏  甘草  知母

止消润燥汤 〈又〉

升麻(钱半)  杏仁  桃仁  麻仁  归身  荆芥  知母  黄柏  石膏(各一钱)  熟地(二钱)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  川椒  细辛(各一分)  红花(二分半)

热服。

紫苏汤 〈又〉

紫苏  桑皮  赤苓(各一钱)  郁李仁(二钱)  羚羊角(七分半)  槟榔(七分)  肉桂  木香  独活  枳壳(各五分)

瞿麦饮 〈又〉

瞿麦  泽泻  滑石(各一钱)  防己(一钱半)  黄芩  大黄(各五分)  桑螵蛸(三个)

地黄饮 〈又〉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人参  枇杷叶  枳壳  石斛  泽泻  黄芪  甘草

加减地黄丸 〈又〉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五味子  百药煎

降心汤 〈又〉

花粉(二钱)  人参  远志  当归  熟地  茯苓  蜜黄芪  五味子  甘草(各一钱)  枣(二枚)

清心莲子饮 〈又〉

莲子(二钱)  赤苓  人参  黄芪(各一钱)  黄芩  麦冬  车前子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人参石膏汤 〈又〉

人参(钱七分)  石膏(四钱)  知母(二钱三分)  甘草(钱三分)

和血益气汤 〈又〉

酒黄柏  升麻(各一钱)  酒生地  酒黄连(各八分)  杏仁  桃仁  石膏(各六分)  知母  羌活  防己(各五分)  归梢(四分)  生甘草  炙甘草  麻黄根  柴胡(各三分)  红花(分半)

麦门冬饮子 〈又〉

麦冬(二钱)  知母  花粉  人参  五味子  葛根  茯神  生地  甘草(各一钱)  竹叶(十片)

人参麦冬汤 〈又〉

人参  茯苓  甘草  杞子  五味子  麦冬

生津养血汤 〈通治上消〉

当归  白芍  生地  麦冬(各一钱)  川芎  黄连(各八分)  花粉(七分)  蜜知母  蜜黄柏  莲肉  乌梅肉  薄荷  甘草(各五分)

黄芩汤 〈又〉

片芩  山栀  桔梗  麦冬  当归  生地  花粉  葛根  人参  白芍(各一钱)

乌梅一个,水煎服。

清凉饮 〈中消〉

甘草(冬用梢)  防风梢  羌活  龙胆草  柴胡  黄芪  茯苓  生地  酒知母  防己  桃仁  杏仁  当归  黄柏  石膏

兰香饮子 〈又〉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  生甘草  防风(各一钱)  炙甘草  人参  兰香叶  连翘  白豆蔻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半夏(二分)

蒸饼糊调成饼,晒干为末,每二钱,淡姜汤下。

生津甘露汤 〈又〉

石膏  龙胆草  黄柏(各一钱)  柴胡  羌活  黄芪  酒知母  酒黄芩  炙甘草(各八分)  归身(六分)  升麻(四分)  防风  防己  生地  生甘草(各三分)  杏仁(六个)  桃仁(五个)  红花(少许)

水煎,加酒一匙,不拘时,稍热服。一名清凉饮子。

藕汁膏 〈又〉

藕汁、生地汁、牛乳和黄连末、天花粉末,佐以姜汁,白蜜为膏,挑取留舌上,徐徐以白汤送下。日三四次。

加减白术散 〈又〉

葛根(二钱)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木香  知母  黄柏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茯苓丸 〈又〉

茯苓  黄连  花粉  熟地  覆盆子  萆薢  人参  元参  石斛  蛇床子  鸡肫皮

磁石汤下。

调胃承气汤 〈通治中消〉

加减三黄丸 〈又〉

大黄  黄芩  黄连  生地

黄连猪肚丸 〈又〉

雄猪肚(全具)  黄连(五两)  麦冬  瓜蒌根  知母(各四两)

将四味为末,入肚内线封口,蒸烂捣,入蜜少许丸,每百丸米饮下。

顺气散 〈又〉

大黄  芒硝(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元菟丹 〈下消〉

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  五味子(酒浸,别为末,净,七两)  茯苓  莲肉(各三两,别研  干山药末(六两)

将所浸酒添酒打糊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双补丸 〈又〉

鹿角胶  人参  茯苓  苡仁  熟地  苁蓉  归身  石斛  黄芪  木瓜  五味  菟丝子  覆盆子(各一两)  沉香  泽泻(各五钱)  麝香(一钱)

肾沥丸 〈又〉

鸡肫皮  人参  黄芪  肉桂  泽泻  熟地  远志  茯苓  归身  龙骨  桑螵蛸(各一两)  麦冬  川芎(各二两)  五味子  元参  炙草(各五钱)  磁石(二两,研,淬去赤水)

每末五钱,用羊肾煮汤代水煎,日二服。

加减肾气丸 〈又〉

熟地(二两)  丹皮  茯苓  山萸  五味子  泽泻  山药  鹿茸(各一两)  肉桂  沉香(各五钱)

蜜丸,空心下七八十丸。

人参茯苓散 〈又〉

滑石  寒水石(各钱半)  甘草(七分)  赤苓  葛根  黄芩  薄荷  大黄(各五分)  连翘(三分)  人参  白术  泽泻  桔梗  天花粉  山栀  砂仁(各二分)

一名人参散。

鹿茸丸 〈又〉

麦冬(二两)  鹿茸  熟地  黄芪  五味子  鸡肫皮(麸炒)  酒浸肉苁蓉  破故纸  酒牛膝  山萸  人参(各七钱半)  地骨皮  茯苓  元参(各五钱)

蜜丸,空心米饮下。

石子荠苨汤 〈又〉

荠苨  石膏(各钱半)  人参  茯苓  花粉  磁石  知母  葛根  黄芩  甘草(各一钱)

先以水三盏,煮猪腰一个、黑豆一合至半,去渣入药,煎七分,食后服,次服黄连猪肚丸。

补肾地黄丸 〈通治下消〉

黄柏(一斤,切)  生地(半斤,酒浸二日,蒸烂,研膏,与黄柏拌,晒干)  茯苓(四两)  天冬  熟地  人参  甘菊(各二两)  酒条芩  生片芩  当归  枳壳  麦冬(各一两)

水丸,空心盐、酒下七八十丸。

加减八味丸 〈又〉

熟地(二两)  山药  山萸(各一两)  酒蒸泽泻  茯苓  丹皮(各八钱)  五味子(略炒,一两半)  肉桂(五钱)

蜜丸,五更初未言语时,盐汤下五六十丸,临卧再服。此方有五味,最为得力,不惟止渴,亦免生痈疽,久服永除渴疾,气血加壮。

乌梅木瓜汤 〈酒渴〉

乌梅(打碎)  木瓜(各二钱)  炒麦芽  草果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苦楝汤 〈虫渴〉

苦楝根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许)

水煎,空心饮之。

金匮肾气丸 〈补气〉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牛膝  车前子

四物汤 〈补血〉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治消瘅诸药要品及方二】

滋阴清热平肝

地黄  元参  麦冬  鳖甲  沙参  山药  黄柏  枣仁  丹皮  知母  白芍  川续断  青蒿  牛膝  五味  山萸  阿胶珠  沙苑蒺藜  柏子仁  地骨皮  杞子  金石斛  车前子

玉泉丸 〈消瘅〉

花粉  葛根(各两半)  麦冬  人参  茯苓  乌梅  甘草(各一两)  生黄芪  蜜黄芪(各五钱)

蜜丸,弹子大,每一丸,温水嚼下。

生地黄饮子 〈又〉

人参  黄芪  生地  熟地  金石斛  天冬  麦冬  枳壳  枇杷叶  泽泻(各一钱)  甘草(五分)

此方乃二黄元合甘露饮也,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府,使心火下行,则小便清利,肺金润泽,火府流畅,宿热既消,其渴自止,造化精深,妙无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