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画
天麻丸(《普济方》)
组成:天麻 川芎
功效:平肝息风,祛风止痛。
主治:头晕欲倒,神昏多睡,偏正头痛,肩臂拘挛,肢节烦痛,皮肤瘙痒等证。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 玄参 柏子仁 远志 桔梗 酸枣仁 五味子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人参 丹参 白茯苓
功效: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主治:阴亏血少,证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等。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组成:天台 乌药 茴香 木香 青皮 高良姜 槟榔 巴豆 川楝子
功效: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 钩藤 石决明 黄芩 山栀 川牛膝 杜仲 桑寄生 益母草 夜交藤 茯神
功效:平肝息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甚或半身不遂等证。
木香槟媒丸(《儒门事亲》)
组成: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大黄 莪术 黄连 黄柏 香附子 黑牵牛
功效:行气导滞,泄热通便。
主治:积滞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痢疾里急后重,舌苔厚腻而黄,脉实有力。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组成:桃仁 杏仁 郁李仁 松子仁 柏子仁 陈皮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肠燥便秘。
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
组成:茯苓皮 大腹皮 生姜皮 五加皮 陈橘皮
功效:行水消肿。
主治:水肿。
五皮散(一名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组成:茯苓皮 桑白皮 大腹皮 陈橘皮 生姜皮
功效:健脾理气,行水消肿。
主治:水肿。
五汁饮(《温疯条辨》)
组成:荸荠汁 鲜芦根汁 鲜藕汁 梨汁 麦冬汁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温病口渴。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茯苓 泽泻 猪苓 白术 桂枝
功效:化气利水。
主治:1.外有表证,内有蓄水,头痛发热,渴欲饮水,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2.呕吐泄泻,烦渴引饮,小便不利。3.小肿身重,小便不利。4.痰饮,肮下动悸,吐涎沫而眩晕者。
五加皮散(《保婴撮要》)
组成:五加皮 川牛膝 木瓜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小儿行迟。
五味子丸(《卫生家宝方》)
组成:五味子 罂粟壳 白饧
功效:敛肺止咳。
主治:肺虚久咳。
五子衍宗丸(《摄生众妙方》)
组成:枸杞子 覆盆子 五味子 车前子 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精。
主治:肾虚阳萎,遗精滑精及不育等证。
五味细辛汤(《鸡峰普济方》)
组成:五味子 细辛 干姜 白茯苓 甘草
功效:温肺化饮。
主治:肺经受寒,咳嗽不已。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蒲公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
五虎追风散(《晋南、史恩家传方》)
组成:蝉蜕 天南星 天麻 僵蚕 朱砂 全蝎
功效:祛风痰,止抽搐。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脉弦等证。
不忘散(《证治准绳》)
组成:远志 人参 茯苓 茯神 菖蒲
功效:安神益智。
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 甘草
功效:芳香化湿。
主治:湿阻中焦,兼有外感。证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恶寒发热。
瓦楞子丸(《万氏家抄方》)
组成:瓦楞子 醋
功效:化瘀消癥。
主治:一切气血癥瘕。
止痉散(经验方,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
组成:全蝎 蜈蚣
功效:息风止痉
主治: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等惊挛抽搐之证。
止嗽欺(《医学心语》)
组成:百部 白前 紫菀 桔梗 陈皮 荆芥 甘草
功效:化痰止嗽,宣肺疏表。
主治:外感咳嗽,咯痰不畅,或有轻度恶寒头痛,舌苔白,脉浮缓。
内消散(《医宗金鉴》)
组成:银花 贝母 皂角刺 穿山甲 知母 天花粉 乳香 半夏 白芨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痈疸发背,对口疔疮,乳痈,无名肿毒,一切恶疮。
牛郎丸(《普济方》)
组成:牵牛子 槟概
功效:驱虫消积。
主治: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牛黄散(《证治准绳》)
组成:牛黄 朱砂 蝎尾 钩藤 天竺黄 麝香
功效:清热化痰,息风止痉
主治:热甚惊厥抽搐。
牛蒡汤(《证治准绳》)
组成:薄荷 荆芥 牛蒡子 防风 大黄 甘草
功效:疏散风热,泻热止咳。
主治:风热壅滞,咽喉肿痛,及咳嗽咯痰不利等证。
牛膝汤(《千金方》)
组成:牛膝 当归 瞿麦 通草 滑石 冬葵子
功效:利水通淋。
主治:淋病尿血。
牛蒡子汤(《证治准绳》)
组成:牛蒡子 升麻 桔梗 玄参 犀角 黄芩 木通 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组成:牛黄 黄连 黄芩 栀子 郁金 朱砂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主治:邪热初陷心包,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脉数,以及小儿惊风,痰涎壅盛,烦躁不安,中风,痰火闭结,神昏语蹇等证。
牛黄解毒丸(《常用中成药》)
组成:牛黄 黄芩 生大黄 生石膏 胸黄 冰片 桔梗 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利咽。
主治:热毒郁结所致的咽喉肿痛溃烂,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等证。
手拈散(《医学心悟》)
组成:没药 延胡索 五灵脂 香附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血疲气滞之胃痛。
升麻葛根汤(《小儿药证直诀•阎氏小儿方论》)
组成: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
功效: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发,或发而未透,发热恶风,喷嚏咳嗽,目赤流泪,舌红苔白,脉浮数。
化虫丸(《医方集解》)
组成:使君子 槟榔 鹤虱 苦楝根皮 芜荑 铅粉 枯矾
功效:驱虫止痛。
主治:诸虫积,证见腹痛时作,痛剧时呕吐清水,或吐蛔。
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三七 花蕊石 血余炭
功效:止血化瘀。
主治:咳血、衄血及二便下血而有瘀滞者。
化斑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 玄参 石膏 粳米 甘草 知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主治:温热病,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证见神昏谵语,身热发斑。
乌贝散(《中药文献研究摘要》)
组成:乌贼骨 贝母
功效:制酸止痛。
主治:胃痛吐酸。
乌芨散(《中医方剂手册新编》)
组成:乌贼骨 白芨
功效:制酸止血。
主治:胃溃疡出血。
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乌药 香附 当归 木香 甘草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
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 细辛 当归 附子 桂枝 蜀椒 干姜 黄连 黄柏 人参
功效: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见腹痛时作,手足厥逆,烦闷呕吐,吐蛔。又治久痢。
丹参饮(《医宗金鉴》)
组成:丹参 白檀香 砂仁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所致的心腹胃脘疼痛。
六一散(《伤寒标本》)
组成:滑石 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发热汗出,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或小便黄赤涩痛等证。
六味汤(《咽喉秘集》)
组成:桔梗 僵蚕 荆芥穗 薄荷 防风 生甘草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止痛。
主治:凤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
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 山茱萸 牡丹皮 干山药 白茯苓 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不足,证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
六神丸(《雷允上诵芬堂》)
组成:略。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喉痈,乳蛾,烂喉丹痧,咽喉红肿疼痛,以及口疮,痈肿,疔毒,一切无名肿毒等证。
火府丹(《本事方》)
组成:黄芩 生地 木通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心经蕴热,小便赤少,五淋涩痛。
巴戟丸(《和剂局方》)
组成:高良姜 肉桂 吴茱萸 紫金藤 青盐 巴戟天
功效:补肾止痛。
主治:肾阳不足,腰胯沉重,百节痠痛,四肢无力,及妇女子宫久冷,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
开噤散(《医学心悟》)
组成:菖蒲 黄连 人参 石莲子 丹参 茯苓 陈仓米 荷叶蒂 陈皮 冬瓜仁
功效:补脾利湿。
主治:痢疾噤口不食。
水陆二仙丹(《仁存堂经验方》)
组成:芡实 金樱子
功效:补肾固精。
主治:遗精,白浊,尿频,白带过多。
孔圣枕中丹(《千金方》)
组成:败龟板 龙骨 菖蒲 远志
功效:滋阴平肝,镇心安神。
主治:健忘,神志不宁,夜寐多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