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
瘿,《说文》解为颈瘤。亦有指颈部肿大如瘤形之意。
瘿病是以颈前肿大为主要证状的疾病,多由于水土因素、体质因素、七情内郁等原因,致气结痰凝,聚于颈前发病。临床根据其肿块的形状、软硬及全身症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瘿囊、瘿瘤和瘿气三类。瘿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质硬而有结节者,宜配合活血化瘀药。因其主征为颈部肿大,临证应与瘰疬相鉴别。瘿病中的瘿气,常兼有多食易饥的症状,又当与消渴病相鉴别。
〔病因病机〕
1.水土因素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居处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久居离海较远的山区,食溪谷之水,感受冷毒之气,使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气血运行失常,聚而生痰,结于颈前,发为瘿病。
2.情志内伤 忧思恼怒,情志内伤,也是形成瘿病的重要原因。由于情志调摄失宜,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津液不能正常的循行和输布,凝聚成痰,痰气郁结,壅于颈前而患本病。
3.体质因素 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常易因情志、饮食等因素,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者,痰气郁滞后易于化火伤阴,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使病程缠绵。
〔辨证论治〕
(―)辨证要领
1.辨瘿肿特点 瘿囊颈前肿块较大,比较对称,光滑,柔软,多由水土因素致病;瘿瘤颈前肿块多偏于一侧,但也有两侧均大的,大小如核桃,质较硬。严重者,肿块迅速增大,质坚硬,结节高低不平,多由情志内伤、水土因素等多种原因致病;瘿气主要为情志内伤致病,一般伴有明显的阴虚火旺的证候。
2.辨兼证 瘿病气郁痰结日久,易于化火伤阴,导致心、肝、胃、肾阴精亏虚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呈现出与之相应的证候,应注意辨识。
随着疾病的发展,阴损及阳,病人也可出现心悸、乏力、纳差、食少,甚至畏寒等心脾气虚,乃至脾肾阳虚的证候。
颈前瘿肿生长迅速者,会出现胸闷、发憋、咳嗽,甚至吞咽困难等证候。
(二)论治要点
1.理气化痰 气滞痰凝是瘿病形成的主要病机,故瘿病的治疗应重视理气化痰法则的运用。常用的理气解郁药为柴胡、青木香、青皮、陈皮、香附等;常用的化痰软坚消瘿的药物有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牡蛎、贝母、瓜蒌等。
2.活血化瘀 瘿病日久,痰瘀互结,肿块质硬或有结节者,应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临床上常选用当归、川芎、三棱、莪术、丹参、黄药子等。病情严重的,可酌加露蜂房、山慈菇、蛇莓、半枝莲、肿节风等,以散瘀通络,解毒消肿。
3.养阴清火 用于出现阴虚火旺证候的病人。养阴生津药常选用天冬、麦冬、沙参、花粉、生地;清火泄热则以黄芩、知母、丹皮为宜;清泄肝火可选择龙胆草、夏枯草、白蒺藜等药物。
(三)常见证治
(1)气郁痰阻:
证候: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肿块光滑、柔软。肿块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垂于胸前。胸闷,善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与情绪波动有关。脉弦,苔薄白。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例:四海舒郁丸加减。
(2)痰结血瘀:
证候:颈前肿物质地较硬或有结节,多偏于一侧,经久不消。胸闷,纳差。脉弦或涩,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例:海藻玉壶汤加减。
(3)肝火旺盛:
证候:颈前肿物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颤,面部烘热,口苦。脉弦数苔薄黄.
治法:清肝泄火。
方例:栀子清肝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4)心肝阴虚:
证候:瘿肿大小不一,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颤,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脉弦细数,舌质红,舌体颤动。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例:天王补心丹加减。
(四)临证权变
虚风内动,手指颤抖者,应加用石决明、钩藤、白蒺藜、白芍、牡蛎平肝熄风;胃热内盛,多食善饥者,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热;脾胃气虚,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久病正气耗伤,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男子阳萎者,应酌加黄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补益正气,滋养精血。
瘿病的治疗主要应通过内服药取效,决不可轻易在局部施用刀针。但对于瘿肿巨大,内治效果不理想者,也可考虑结合外科手术治疗。
〔调护〕
1.病人应保持心情舒畅,勿郁怒生气,以防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2.饮食应忌肥腻、肉类食物香燥、辛辣之品。
3.治疗中应注意观察瘿肿的大小及软硬变化,以及早判断疾病的顺逆。
〔应用例案〕
例一、陈××,女,29岁。以颈前肿大一年余,伴自汗、心悸住院。一年前,患者发现颈前肿大,当时未介意。半年后,颈肿逐渐明显,且出现两目发胀,心悸,头晕易汗,经期先后不定,经××医院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住院治疗一个半月,转请中医诊治。现患者颈部中度肿大,质软,无根,苔薄黄,脉弦数。此乃瘿气,因情志内郁,气滞痰凝致病,但日久化火,阴血耗伤,故治当平肝软坚,滋养阴血。处方:
昆布10克 海藻10克 山甲珠10克 贝母6克 小蓟10克 山慈菇10克 元参10克 远志10克 大力子10克 茯神10克 柏子仁10克 夏枯草10克 三七3克,研粉二次冲服
二诊:上药服十六剂,心悸好转,脉搏每分钟不越百至,汗出渐少,颈间舒畅,已不堵闷。
处方:草决明10克 海藻10克 生牡蛎12克,打,先煎 生龙骨12克,打,先煎 石决明20克 昆布10克 山甲珠10克 生鹿角15克 远志10克 夏枯草10克 龙眼肉10克 茯神10克 浙贝母6克 山慈菇10克 小蓟10克 黑玄参10克 三七粉3克,分二次冲
三诊:前方已服二十七剂,中间曾停药数次观察。停药时证状有反复,故拟丸方缓图,以冀巩固。处方:
生龙齿60克 淡昆布30克 苦桔梗15克 山甲珠30克 大小蓟30克 润元参30克 川当归30克 柏子仁30克 旱三七15克 杭白芍30克 仙鹤草60克 桂圆肉30克 淡海藻30克 浙贝母30克 炒远志30克 生牡蛎60克 白人参15克 夏枯草30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按:本例医者根据病人颈前肿物形态及头晕、心悸、易汗、月经先后不定、脉弦数等证,诊为瘿气病(肝火旺盛型)。治疗除以海藻、昆布、甲珠、三七化痰活血软竖外,又换用了玄参、夏枯草、小蓟等养阴清热药,故收效较速。继以丸药巩固疗效,以期根治疾病。
〔简便验方〕
1.象贝母:煅牡蛎、广郁金、海藻各等分。
上药焙干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3克,黄酒送服,严重患者。亦可用上药适量水煎与药粉同服。适于地方性甲状腺肿。
资料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0.8.
2.鹿角霜150克,当归150克,浙贝母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莪术15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适于甲状腺瘤。
资料来源:《佳木斯科技》1981.1.
3.露蜂房、黄药子各等量。
上药共研为细粉,每次服0.5克,日服3次,饭后黄酒冲服。服药后避风,少许发汗即可。也可将上药装入胶囊内服。适于甲状腺囊肿。少数病例服药期向出现恶心、头晕、食欲不振等副反应,停药后即行消失。
资料来源:《河南医药》1981.1.
4.海藻15克,白果仁15克,独活15克,当归15克,川芎5克,浮海石15克,法半夏11克,白芥子11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牡蛎15克,黄药子10克,黄芪30克,甘草3克,三七5克,夏枯草球10克,昆布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心悸较剧者加青龙齿、琥珀、远志,夜寐不安者加枣仁、合欢花、凌宵花,突眼肿胀者加磁石、枸杞、地骨皮、白蒺藜。
资料来源:《湖南医药杂志》1980.1.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瘿候》:“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由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
《太平惠方•瘿气咽喉肿塞》:“夫瘿气咽喉肿塞者,由人忧恚之气在于胸膈,不能消散,搏于肺脾故也,咽门者,胃气之道路;喉咙者,肺气之往来。今二经倶为邪之所乘,则经络痞塞,气不宣通,故令结聚成瘿,致咽喉肿塞也。”“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情之所至,气则随之,或上而不下,或结而不散是也。”
《外科正宗•瘿瘤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消坚。”
《杂病源流犀烛•瘿瘤》:“瘿瘤者,气血凝滞,年数深远,渐长渐大之症。何谓瘿,其皮宽,有似樱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郁证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
2.试述郁证的“六郁”病因病机?
3.为什么说郁证病机与心、肝、脾关系最为突出?
4.郁证有哪些主要治法?
5.详述梅核气的主证?
6.治疗梅核气用哪些方法?怎样具体应用?
7.试述奔豚气的主证和兼证?
8.奔豚气在临床上怎样区别肝肾气上逆和寒水上逆?
9.试论奔豚气证的治疗原则?
10.积与聚二者在症状上有何区别?治法上有何不同?
11.形成积聚的主要病因病机是什么?
12.何为虚劳?其病的范畴有哪些?应注意与何病鉴别?
13.试述虚劳的病因病机?与五脏的关系?
14.虚劳病的辨证要领、如何分析?
15.简述虚劳病的治疗法则?
16.试述咳血与吐血的区别?
17.咳血与肺痈的主证怎样鉴別?
18.咳血的辨证要领有哪些?
19.吐血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20.吐血的虚证与实证的辨別?
21.吐血的治法、主方、用药、应如何处理?
22.何谓鼻衄?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3.鼻衄的权变治法、应怎样处理?
24.便血的定义是什么?
25.对便与血的先后怎样分折?
26.便血的病机要点有几类?
27.尿血与血淋的辨别?
28.尿血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29.尿血如何辨证论治?
30.紫斑的辨证要领是什么?
31.紫斑有哪些治疗方法?
32.瘿病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33.瘿瘤和瘿气的治疗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