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昏

神昏是以神识昏迷,不知人事为主证的病证。本病多为热、痰、瘀等致使清窍闭塞,扰乱神明;或阴阳脱绝,神无所依所造成的危重病证。此外,在有些病证发展至极期或后期,均可出现神识昏迷之证。

病因病机

神昏的病位在心与脑,凡热邪蒙蔽神明,或上扰清阳,闭塞清窍,以及阴闭阳脱,心神耗散,均可导致神昏。

1.热扰神明 外感温热疫毒,入里化热,热毒炽盛,或热结胃肠,阳明燥热炽盛,或由气及营,内陷心包、或温热侵肺,逆传心包,均因热邪炽盛,扰及神明而致神昏。或酷暑高温,暑热内扰,闭塞清窍;或卒冒秽浊之气,郁闭气机,清窍不利、也可导致神昏。

2.肝阳上扰 素体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当五志过极时,心火偏旺、肝阳暴张,气与血并走于上,风阳上干,或挟痰火,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上扰清窍,而致神昏。

3.湿热痰蒙 饮食不节,嗜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湿内阻,郁久化热,或外感湿热时邪,入里充斥三焦,蒸酿津液成痰,均可使痰热互结,上蒙清窍,而为神昏。

4.浊阴上犯 久病脾胃阳气虚衰,失于温阳化气,输布津液之能,寒湿化为浊阴,上犯清阳,蒙蔽清窍,而致神昏。

5.瘀阻心窍 温热之邪内陷心包,与痰浊、瘀血交阻,或瘀热相结,堵塞心窍,或热入血室,瘀热结于下焦,均可导致昏迷。

6.阴阳脱绝 素体羸弱,或重病久病不愈,以致神气耗散,而呈阳气欲脱,真阴欲绝,出现神昏。临床尚有阴亏于前,阳损于后;阴陷于下,阳亡于上,阴阳不相维系,终致阴阳离决,而成脱证。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领

1.辨外感内伤 温病神昏多由邪热扰心,随病情加剧逐渐演变而来;内伤杂病神昏,多由清窍闭塞,突然发作。

2辨神志 温病热陷心营,神昏谵语,或昏睡不语,呼之不应;若属湿热痰蒙,则神志呆滞,时昏时醒,或半明半昧状态;阳明腑实,神昏谵语,烦躁不巳,痞满燥实坚悉具;瘀热交阻,则神昏狂躁。

3.辨热型 温病热陷心营,多高热灼手;湿热痰蒙,多身热不扬;阳明腑实,日哺潮热;瘀热交阻,则壮热夜甚。

4.辨舌苔 温病热入心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湿热痰蒙,舌质暗淡,苔白腻或黄腻垢厚浊;阳明腑实,舌苔黄厚干燥;或焦黑起芒刺;瘀热交阻,舌质深绛而紫暗。

(二)论治要点

神昏的治疗,急则用开闭或固脱,缓则以清热凉血,化痰熄风,辟秽泄浊。因病情紧急临证时,必须要注意辨证论治,随证权变。论治要点如下。

1.清热凉血 用于高热神昏,邪热入营。法当以清营凉血治之,一般常用生地、丹皮、赤芍,甚者加犀角,佐以菖蒲,郁金以清心开窍。

2.化痰熄风 化痰法用于痰闭心窍,用药如天竺黄、胆星、竹沥水、半夏、川贝母、菖蒲之类。熄风法用于热动肝风神昏抽风,因属肝热生风,故一般以凉肝熄风为主,常用羚羊角、钩藤、菊花、生地、白芍、石决明等药。

3.辟秽泄浊 用于卒冒秽浊之气、蒙闷心窍,法当以芳香辟秽,利气开窍,常用藿香、佩兰、蔻仁、杏仁、郁金等,或服玉枢丹(成药)。泄浊之法用于热伤津液、腑气不通,秽浊之气无下泄之机,应佐以大黄、元明粉等通腑以泄浊。

以上是缓则治本的论治,急则治标,必须根据神昏的原因,用开闭固脱法。用法见临证权变讨论。

(三)常见证治

1.闭证

(1)热陷心营:

证候:神志不清,高热,或身热夜甚,烦躁谵语,面赤气粗,或有抽搐,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而干,苔黄或焦黄,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泄热护阴。

方例:清营汤加减。

(2)腑实燥结:

证候:躁扰不宁,谵语,甚则昏不知人,发热,大便不通,腹部胀满,按之坚硬,口舌干燥,气粗喘满,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有力,或沉滑有力。

治法:通府泄热。

方例:大承气汤加减。

(3)肝风内动:

证候:高热不退,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不宁,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舌质干绛,脉象弦数,或弦细数。

治法:镇肝熄风。

方例:羚羊钩藤汤合紫雪丹。

(4)痰湿蒙闭:

证候:面色晦滞,胸闷腹胀,食欲减退,渐致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昏不知人,昏迷后多无发热,静而不烦,喉有痰声,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灰腻,脉沉滑或濡缓,

治则:化痰开窍。

方例:涤痰汤加减。

(5)痰火上蒙:

证候:发热面赤,烦躁不安,躁扰如狂,渐至昏迷,呼吸气粗,喉间痰鸣,痰黄粘稠,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

方例:黄连温胆汤合安宫牛黄丸。

(6)浊阴上逆:

证候:面色苍白晦滞,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胸闷腹胀,畏寒肢冷,浮肿尿少,大便不爽,嗜睡,逐渐转入昏迷,舌淡体胖,苔白膩,脉沉缓或沉迟。

治法:温补脾肾,泄浊开窍。

方例:温脾汤加减。

(7)卒冒秽浊:

证候:卒然闷乱,腹部胀满,昏晕不知人,口噤或妄言,面青肢冷,脉沉细而微或忽大忽小。

治则:芳香辟秽,利气开窍。

方例:芳香辟秽汤合玉枢丹。

2脱证

(1)亡阴:

证候:神志昏迷,汗出,面红身热,唇干红,脉象虚数。

治法:救阴敛阳。

方例:生脉散加味。

(2)亡阳:

证候:神志昏迷,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二便自遗,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

方例:参附汤。

(四)临证权变

本病危急险恶,症情变化多端。治疗应临证应变,标本同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神昏为标,导致神昏之病因病机为本,清营解毒,涤痰开窍、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清利湿热、平肝熄风诸法均为治本之法,临证时可根据病情相伍而用。在治本之时,兼以开窍剂佐之,以缓标急。

窍闭神昏之证,有热闭与寒闭的不同,故开窍剂亦有凉开与温开之分,只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而决不可应用于口开目合,手撒遗尿,气微自汗的脱证。凉开剂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神犀丹。安宫牛黄丸着重清心解毒,开窍安神,适用于热陷心营。至宝丹以开窍安神为主,主治一切内闭昏厥之证,紫雪丹解毒不及牛黄丸,开窍不及至宝丹,兼能凉肝熄风,适于热陷厥阴之证。神犀丹亦能开窍,且长于清热凉血解毒,多用于温热神昏,温开剂有苏合香丸,作用为解郁开穹,治疗寒邪痰湿闭塞气机之证。

本病多伴牙关紧闭之症,难于自行服药,可采取口鼻灌饲的方法,或选用开窍醒脑注射剂。

调护

昏迷病人不能自己陈述病情,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医护人员应以崇高的责任心搞好病人的生活和护理,严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给予正确、及时的处理。

1.严密观察昏迷深浅轻重的变化,定时准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神志、瞳孔等改变。深度昏迷又见面色苍白,口开手撒,呼吸低微,四肢不温,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等,为昏迷的濒危征象,应迅速组织抢救。

2.闭证时应取平卧或头高足低位,以免气血上逆,加深昏迷程度;由闭转脱时宜头低足高位。

3.痰涎壅盛或频频呕吐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利痰涎及呕吐物流出;痰阻咽喉者,应及时吸痰,防止窒息。

4.除去假齿,防止坠床,预防外伤及褥疮。保持口、鼻、眼的清洁,防止五官并发症。

5.昏迷初起,2〜3天内暂时禁食,或给予素流质,静脉输入葡萄糖以维持营养,三天后不醒者酌加荤流质,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6.可常备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苏合香丸、醒脑静、生脉及参附注射液等供抢救、治疗之用。

应用例案

例一、王皱石广文令弟,患春温,始则谵语发狂,连服清解大剂,遂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遗溺不饮,医皆束手。孟英诊其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投承气汤加银花、石斛、黄芩、竹茹、元参、石菖蒲,下胶黑矢甚多。而神识稍清,略进汤饮。

次曰,去硝、黄,加海蛰、芦菔、黄连、石膏,服二剂而战解肢和,苔退进粥,不劳余力而愈。(《回春录新诠》)

:此例系伏气温病,邪从里发,故始则谵语发狂。属热结阴阳腑实之证。服承气汤合清热豁痰之药后,神识稍清,已见胶黑矢,可知里闭虽通,而痰热仍盛。乃减去硝、黄,恐其过泄伤阴,加入海蛰、黄连、石膏、芦菔,清热蠲痰化滞,使邪转从气分,得战汗透解。

例二、王XX,男,16岁,病例号97154。诉入院前一周高烧头痛,有时抽风,眼球上翻,喉有痰声,渐行加重,有剧烈抽搐,阵发性发作,神志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入院时,高热神昏,抽搐不止,舌质红,苔白滑,脉滑数。中医辨证:暑热内盛,热盛动风,证属暑风。治用清热熄风,开窍豁痰法,处方:

生石膏45克,先煎 知母9克 钩藤15克 僵蚕9克 全蝎 天竺黄各6克 银花24克 连翘15克 广犀角6克,分冲 竹叶 桑叶各12克 羚羊角2.4克,冲服 局方至宝丹2丸,分二次冲服。

复诊:服药后,症略减轻,抽搐未止,加蜈蚣二条,改用牛黄丸,以后用上方加减,服药十余日后,神志逐渐清醒,抽搐仅偶有发作。又经调治,基本痊愈出院。(危北海:对昏迷的辨证施治探讨及100例临床分析,《中医杂志》1962;<1>:10)

:本例为暑风昏迷,属热闭。其病机为热动肝风,进而神明失守。根据“热甚生风”,“热解则风自熄’’的治疗原则,故用银花、连翘、桑叶以透热于外;石膏、知母、竹叶以清热于里;至宝、犀角、天竺黄以清心开窍;羚羊、钩藤、僵蚕、全蝎、娱蚣以熄风止痉。热势减退,自然风定神清。

例三、陈某,四十岁。患温热病,曾治疗无效。细诊其脉模糊不清,神识朦胧,耳聋而目直视,气喘急促,大便秘结,小便失禁。察以前所服方药,多系安宫、至宝之类,而透邪涤热的药物竟未见用过。我认为此病是由于初时医治不得法的缘故,凡热病现神昏、谵语等症状,其原因不是邪入心包,就是阳明热结。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又说:"温病久不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此病初起失于透邪达热,迁延日久,致成里结。前医不查,反误认为邪入心包,而屡用安宫、至宝等药,既不能荡涤肠胃实热,反引致阳明热结实证,所以狂妄谵语,日甚一日。宜投以大剂承气汤急下阳明热结。服后,下黑便甚多,一切症状减轻,神识渐清,继予以人参白虎汤以善其后。

由此可知温病神昏谵语,当细辨其致病原因,不可一见神识不清,就轻易投以安宫、至宝等药。(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一辑)。

:本例属热闭,热结胃肠。温热病日久,热不得越,里热郁结,以致升降逆乱,诸窍闭塞,发为昏迷。至于小便失禁,如《疫诊一得•卷上》说:“疫证小便自遗,非肾虚不约,及热毒流于膀胱,其人必昏沉谵语,遗不自知。”急以大承气攻下,以泄热结。如此,则升者自升,降者自降,清窍不致闭塞,而神识逐渐清楚。

例四、郑子礼,三十余岁。吐血后从头到颈汗出如雨,神志昏迷,人事不省。诸医均谓不治。余诊其脉,虚弱无力,均为气虚之故。气为血之帅,气虚无以摄血,汗为血之余,吐血暴汗,则血亦虚,应大补气血,用当归补血汤加粉光参、龙骨、牡蛎、小麦、附子。方以参芪补其气、当归补其血,附子扶其阳,龙牡、麦敛其汴,挽虚脱之象,连服三剂汗收人苏,继以人参养营汤加附子、黑姜、以竟全功。(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

:本例属昏迷脱证。患者吐血之后,头汗如雨,神志昏迷,脉象虚弱无力,为阴血大伤,气随血脱之象。根椐“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的论点,故以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黄芪、小麦等药以益气扶阳固脱为主。待阳气来复,汗敛人苏之后,继用气血双补的人参养营汤加减,以善其后。

例五、朱XX,男性,29岁。住XX医院已六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曾连服大剂辛凉苦寒及犀羚牛黄至宝之品,高烧不退,四肢厥逆,神识如蒙,时清时昏,目能动,口不能言,胸腹濡满,下利稀溏,随矢气流出,量不多,尿不利,头汗出,漱水不欲咽,口唇燥,板齿干,舌质淡红,苔白,脉象寸尺弱,关弦缓。经会诊,分析脉证虚实互见,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引用吴氏温病条辨,上焦未清,里虚内陷,主以人参泻心汤,去枳实易半夏辛通苦泻法。处方:

人参9克 干姜6克 黄连4.5克 黄芩4.5克 法半夏9克 白芍12克

服后利,腹满减,全身汗出,热退。但此时邪热虽去,元气大伤,而见筋惕肉瞤,肢厥汗出,脉微欲厥,有阳脱之危,急以生脉散加附子、龙牡回阳固脱。处方:

台参30克 寸冬15克 五味子6克 熟川附子6克 生龙骨24克 生牡蛎18克

浓煎徐服,不拘时,渐能安眠,肢厥渐回,战慄渐止,神识略清,汗出减,舌齿转润,阴回阳生,脉搏徐复,后以养阴益胃,兼清余热,用三才汤加枣仁、阿胶、石斛,数剂一切正常。

停药观察,唯以饮食消息之,阅数日全愈出院。(蒲辅周:《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

:本例属闭脱互见的昏迷,原为暑温,因为过用寒凉,由热中而变为寒中,一方面,热邪被迫,格拒中焦,不但高热不退,而且胸腹濡满,神识如蒙;另一方面,因里虚內陷,阳气欲脱,而见头汗出,下利稀溏,脉寸尺弱等证。治疗取泻心法以辛通苦泻,同时加人参以益气固脱,由于邪热退,大虚之象毕露,又急用回阳固阴之品,使之渐复。继因热病伤阴,故回阳之后,再用养阴益胃法,以竟其功。

简便验方

1.活地龙(蚯蚓)10条,白糖12克。

将活地龙洗净后加入白糖,约2小时,取渗出液饮之。每次20~30毫升,上述1日服完。适用于高烧昏迷。

资料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2.盐麸子(又名叛奴盐、木附子、假五味子,Rhus chinensis Mill)250克。

将盐麸子研成细末,用醋调成饼状,敷足心涌泉穴。适用于中风昏迷。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小单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6.5。

3.大蒜3〜5瓣。

将大蒜捣烂,用开水灌服。适用于中暑昏迷。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1.3。

4.鸡冠血10滴。

将鸡冠血热饮滴入口中。适用于自缢昏迷。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小单方》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6.5。

5.食盐50克

将患者平卧,脚下升高,用食盐搽患者脐中,待水自流出。适用于溺水昏迷。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小单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6.5。

6.黄芪15克,熟附9克,人参9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

水煎频饮,日服一剂。适用于休克。

资料来源:《千家妙方》战士出版社1982.7。

文献摘录

《类证治裁•脱症》:“生脉以阴阳为枢纽,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阴阳互根,相抱不脱。素问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若夫元海根微,精关直泻,上引下竭,阴阳脱离,命立倾矣。……上脱者,喘促不续,汗多亡阳,神气乱,魂魄离,既脱阳也。下脱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阴,交合频,精大泻,既脱阴也。上下倶脱者,类中眩仆,鼻声鼾,绝汗出,遗尿失禁,既阴阳俱脱也,更有内闭外脱者,痉厥神昏,产后血晕等症是也”。

《证治心得•脱》:“内闭外脱一证,及缘脏腑之窒塞,而不尽关乎元气之虚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