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
反胃又称翻胃、胃反,有食久翻出之意。反胃是以饮食入胃,停留不化,脘腹痞胀,隔时吐出为主证的病证。临床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入后一两个小时吐出,或停留一昼夜而复吐出为其特点。
另外,后世医家有从病因、病机方面将反胃与翻胃加以区别的。认为反胃是因胃寒无火,朝食必晚吐,晚食必早吐。翻胃是或痰或热,壅阻膈间,食入即翻出。可供临证参考。
〔病因病机〕
反胃多为饮食不节,思虑烦劳,损伤脾胃,致幽门不通,气逆不降而产生。沈金鳌所说“饮食抵胃之下脘,复亟而出”之意。初起大抵因脾胃先伤,而有胃脘痛、嘈杂、吞酸、痞满、食欲不振等证候,渐次发展致幽门不通,而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至于发病较快,起病即食入反出者,应参考本病及呕吐节,进行辨证治疗。本病的病因病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饮食不节 恣食生冷,饥饱不均,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中阳虚损,水谷不得磨化,停积不下,随气逆而吐出。
嗜食烟酒或贪肥甘酒酪,或过食辛辣燥烈之品,蕴热生毒,毒热之气,薰伤胃腑,胃气不得和降,宿谷不化,渐成反胃之证。
2.情志内伤 忧思不解,恚怒难舒,使肝气郁,脾气呆滞,肝脾失和,气机不畅,久则湿浊不化,凝结为痰饮,痰饮与宿食搏结,停阻不下而成反胃。
3.劳倦体衰 劳役不当,房室不节,或年老脾亏,都可致阳气虚衰,中阳不足,脾失运化,痰浊内生,停积胃脘,胃失温煦,水谷不化,渐成反胃之证。或久病或年老阳衰,命火亏虚,失于温煦生化,则寒湿内盛,致成阳衰寒盛的反胃证。
4.跌扑损伤 跌扑挫压,或手术损伤,湿浊粘滞,皆可阻碍气机,水谷不得运化,停积胃中,使胃失和降,气逆而成反胃。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反胃病的辨证,要先掌握其病证特点。一是详询病史,必先有胃脘病的证候,或痛,或呕,或泛酸、嘈杂,或痞满胀闷等,迁延较久而成。二是反胃吐食的时间距离、进食的时间比较规律,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三是吐物为不化的宿食,且以阳虚者为多见,吐物无明显的食腐味,或混有痰涎,或吐食后吐出血丝。四是因反胃呕吐,腹中空虚,故按之腹濡软,或因水食停宿,腹部推之漉漉有声。根据这些特点,较容易诊断。
本病的辨证,古人常与呕吐、噎膈作鉴别。呕吐多与进食时间无规律,或食已即吐,或不食亦吐,吐出物为食物,胃中痰涎粘液,或吐酸苦水,且常反复不已。噎膈虽可有呕吐,多发于中、晚期,有明显的吞咽时梗噎不顺,及全身性消耗症状,较易鉴别。在掌握其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
1.辨虚实 此病以脾胃先伤而后反胃吐食,故以虚证、本虚标实证为主。从吐出时间、次数、吐出物的质与量来看,初起脾胃虽伤而证情不重,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次数少,时间不规律,吐出宿食混有不消化的食物,量较多,偏于实证。进食与吐出时间间隔逐渐缩短,吐出次数增多,吐出宿食不化,或痰涎水液,量少,为虚。同时从整体情况看,面色萎黄,倦怠神疲,食少便溏,形体消瘦,甚则形寒胃冷,面浮足肿,二便不行,或便溏尿频为虚证。面色晦暗,脘腹痞满,按之不适或疼痛,或嗳气呃逆,大便燥结,为本虚标实偏于实证者。
2.察病性 本病性质有寒、热、瘀、痰之不同。临床应从吐出物、胃脘部症状及兼证来加以鉴别。但此病的形成多脾胃阳虚,胃中寒冷,或久病阳衰,命门之火失于温煦,而寒湿内盛,表现吐出物为宿食、痰涎、清水,胃部有脘痞少食,兼见形寒畏冷,身倦神疲,手足不温,头眩、心悸等证。若湿浊内生,蕴郁化热,湿热停积的反胃证,表现吐出宿谷,水液混浊,有酸腐味,胃部有胃脘嘈杂,脘腹痞满,按之闷痛,兼见有口苦、便燥、小溲色黄量少。若痰气交阻,水液停聚为痰浊水饮,证见吐出物为痰涎白沫,不拘已食未食,胃部常胸膈痞满,嘈杂难耐,兼见有眩晕、心悸,胃中水鸣,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若因挫伤或久病络瘀,阻碍气机,水食不化的反胃,证见吐出宿食,或褐色浊液,有胃刺痛,胸膈或闷胀痛拒按,兼见便黑,大便不爽,或腹中有块坚硬,舌质紫暗有瘀斑等证候。
(二)论治要点
本病发生为胃气先伤,故治疗用补脾养胃以治本,和胃降逆以止呕。若脾胃尚未大伤者,宜偏重疏理降逆,对久病正虚者,着重补命火,扶脾土,一般以温补脾胃,和中降逆法治疗。但也应随证情的寒、热、痰、瘀,灵活加减。胃中有热者,宜清泄胃热;脾肾虚寒者,宜温肾补脾;痰浊郁阻者,宜和胃涤痰;瘀血内阻者,宜祛瘀活血,但都须与降逆、化浊并用,相辅而行。近人经验,早期诊断,以温中和胃,降逆化浊,活血祛瘀为主。
对服药时间,以空腹为宜,或吐后腹空时,以免药入与宿食痰浊相杂,不易受纳运化。常用方法:
1.补脾养胃 反胃证之无热象者,都可随证情轻重不同,配用补脾养胃之剂,常用药有党参、茯苓、白术、太子参补脾气;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黄精以益脾养胃。若久吐伤津,胃阴虚者,可用石斛、玉竹、麦冬、沙参之类。
2.温中降浊 反胃日久,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可用熟附子、肉桂、吴萸、干姜、丁香、沉香、益智仁、小茴香之类,温肾暖脾,降逆化浊。有疼痛者,髙良姜、荜菝皆可随证选用。
3.降逆化浊 理气通降,化浊止呕,是治反胃呕吐的常用方法,可用于不同证情,随证情的差异,用量有轻重之别。常用药有半夏、生姜、橘皮、竹茹为多用。砂仁、白豆蔻、厚朴花、橘叶、佛手、香橼,及藿香、佩兰、乌药、陈皮、厚朴、枳壳等都可随证选用。呕吐严重者,还可配用重降止吐剂,旋复花、代赭石之类。
4.涤痰降浊 用于痰浊水饮停蓄胃脘之证,多与降逆化浊药,相互配用,有相辅相成之功。常用药如半夏、制南星、苍术、橘皮、枳壳之类。
5.清胃泄热 用于反胃初起,中有湿热之证,或湿浊久积化热者,多为温中和胃,降逆化浊的辅佐药。常用药如吴萸、黄芩、竹茹、枇杷叶、胆南星之类。
6.活血化瘀 多用于瘀血阻络,幽门不通之反胃。近年报道,反胃证早期配用活血药,疗效较好,常用药有桃仁、红花、醋元胡、醋灵脂、蒲黄、藕节等。如有出血者,降香、三七较常用。有(疒征)积者,可配用鳖甲、牡蛎、乳香、没药、炮山甲之类。
(三)常见证治
(1)脾胃虚寒:
证候:脘痞食少,暮食朝吐,朝食暮吐,吐出宿谷不化,多清稀水液,便溏,体倦乏力,面色㿠白。甚者吐出清涎稀水,混杂少量完谷,精神萎靡,腰膝痠软,二便不行,或大便稀溏,溲短清长,头眩心悸,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或沉迟细弱。
治法:温阳健脾,降逆化浊。
方例:丁香透膈散加减。
(2)痰气交阻:
证候:经常胸膈痞满,嘈杂,食后尤甚,直至吐出,暂较舒缓,时作嗳气呃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后隔时而吐,吐出宿食不化,粘液白沫,舌苔白腻,脉滑或沉。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化浊。
方例:木香调气散加减。
(3)湿热积留:
证候:脘腹胀满、嘈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混浊酸腐之浊液,有腐臭味,头重身困,口干心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湿热,降逆化浊。
方例:橘皮竹茹汤合连朴饮加减。
(4)瘀血久积:
证候:上腹有(疒征)积,或痞满而闷胀,按之硬痛,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褐色粘浊,反复出现脘腹疼痛,或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降浊。
方例:失笑散合旋复代赭汤加减。
(四)临证权变
本病多因腹痛、痞满、腹胀等脾胃病证逐渐发展转变而成。形成反胃吐食的初起,多为病在气分,可表现为单纯的脾胃虚寒,或湿热积留,治疗应遵照常法温阳或清热。证候缓解后,应注意调理脾胃,降逆化浊,控制病情发展。倘迁延日久,演变成痰浊瘀血,有形之积结,则较难治疗。且因饮食不能生化精微,气血资生之源不足,多表现为形体虚弱,痰瘀积结之证候,治疗宜调补脾胃,随证配用降逆、化浊、祛痰、活血,不可拘泥于常见证治。病势发展至严重程度,表现阴虚津竭,或阳气衰微者,应重在调补,大便干燥者,宜润燥通幽,不可轻用降泻。
〔调护〕
1.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戒除烟酒等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饮食劳倦。
2.患病后,饮食以清淡流质为宜,避免肥腻及粗梗食物;病人呕吐之时,应扶助病人以利吐出。药汁宜浓煎,空腹小口频服。
〔应用例案〕
例一、胡,男,三十四岁。食入脘闷作胀,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大便秘结,形寒恶冷,脉沉细,舌苔白润。脉证相参,病属中土失运,肾阳亦衰,乃致水湿内停,上下失其通利。先拟温运通阳。
淡附子5克 肉桂心5克,研细,饭丸吞 吴茱萸2.4克 公丁香0.9克,杵,后下 姜半夏9克 炮姜6克 茯苓15克 广陈皮6克 炒建曲9克 制苍术6克 炒苡米12克 全瓜蒌15克,杵 厚朴5克
二诊:阴霾满布,得阳光之煦而趋消散,水湿已行,胃得通降,吐止纳减,大便亦通,脉细较前有力,苔薄白。继予附子理中汤加减。
淡附子6克 东洋参6克,先煎 炒冬术6克 炮姜6克 炒当归9克 姜夏8克 云苓15克 新会皮8克 煨肉果5克 炮吴萸2.1克 炒苡仁9克 建曲8克 红枣3只(摘自《叶熙春专辑》)
按:原作者在“按”中说:“患者中土虚寒,肾阳亦衰,致火不蒸土,难以腐化熟谷,水湿停聚于中,形成上下隔阂,上则作吐,下则便秘。景岳所谓‘反胃系真火式微,胃寒脾弱,不能消谷’。治则用附、桂姜、萸等以温脾暖肾,使阳气伸展,升降通调,水谷以运化耳”。此案分析的言简意赅。
例二、谢××,女,55岁,住院号:763221。初诊日期:1976年9月31日。
胃病史十余年,一月来未复发。中腹痛,拒按,三日来食后二小时呕吐食物、痰涎、酸水,大便艰秘,背恶寒,口干脉细,舌前红,苔根腻。
辨证:胃失和降,痰饮内停,肝热乘之,下关即湿,热必上涌。治法:先拟清肝化饮通泄法。方药:
姜黄连2.4克 炒吴萸1.5克 炒黄芩4.5克 枳实12克 制半夏9克 防己12克 椒目6克 生大黄4.5克 煅瓦楞30克,先煎
10月4曰(二诊):大便溏软,腹痛止,稍感不舒,呕吐得瘥,并思纳食,苔根腻渐化。肝热减而痰饮得以下泄,梗阻已有缓解之象,仍守前法叠进。原方三剂。
10月7日(三诊):大便已正常,呕吐未复发,纳增,食后无不适。唯口多清涎,下腹时感胀气。脉细,舌红口不干。反胃之疾,已有向愈之势,再拟和胃化饮理气,以善后巩固。
炒黄连1.8克 炒吴萸0.9克 川石斛12克 茯苓12克 防己12克 椒目6克 制半夏9克 炒枳壳9克 大腹皮12克 佛手片4.5克 七剂(摘自《张伯臾医案》)
按:此案腹痛拒按,当是邪实气滞;食后二小时吐出食物、痰涎、酸水,知此邪实为痰食相结,不得下通幽门,留滞不去,阻碍气机,气逆而吐;大便艰秘,是痰食停阻,胃失和降;吐酸,舌红,为肝热犯胃。故治用左金丸辛开苦降,以清肝和胃;又用己、椒、芩、黄,辛苦通泄;枳、夏以理气降逆,化痰浊;煅瓦楞以消痰制酸而取效。此案西医诊断为幽门梗阻,中医认为肝热胃逆、痰饮内阻的反胃证是相契合的。
例三、黄××,男,67岁。患胃病已有30余年。经常胃痛嘈杂,四天前饮食不节,致上腹胀痛,恶心呕吐,服过中药理气、消积等剂无效,症状渐加重,食入片刻即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为大量清水,气味酸臭,脘痛引背,吐后可得缓解,心烦口渴,大便干结。视其形体消瘦,嗳气频繁,上腹胀满,有水声,舌苔黄腻,脉细数。年老久病,胃气亏虚,通降失司,痰阻气逆,治宜扶正降逆。处方:
党参9克 旋复花9克 代赭石21克 半夏6克 黄连4.5克 伏龙肝30克 枳壳6克 竹茹9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服药前后给扎腕踝针,取下1(双),留针2小时,翌日吐止。上方去枳壳、伏龙肝、加麦冬、蔻仁,二剂后能进食,继调治十余剂愈。(摘自《新医药学杂志》12.13.1977)
按:患者胃病三十余年,胃痰、嘈杂、恶心呕吐,知为久病脾胃损伤,宿有痰浊之体。四天前复为饮食所伤,而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是痰食停阻,幽门不通;上腹胀满,有水声,是痰浊水饮停阻不下;吐出宿食为大量清水,气味酸臭,心烦口渴,苔黄,是痰浊水饮停郁化热之象;嗳气频作,腹胀,是痰浊阻滞,胃气上逆之证。故治用旋复代赭汤以益胃,化痰、降逆;枳壳、黄连、竹茹以清泄痰热。
例四、杨××,男,40岁,干部。1971年4月8日初诊。自述上腹痛已月余,其痛多在饥饿之时,但食后又觉胀痛难受,因此不欲进食,多食则吐,大便干结难通。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稍紧。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幽门梗阻。中医诊为关格,治宜行气活血,去瘀通幽。用失笑散加味,处方为:
蒲黄6克 五灵脂9克 山楂肉30克 桃仁9克 赤芍3克 三剂。
二诊:服药后腹胀好转,呕吐渐止,能进食,大便顺利,继上方,再进五剂,腹痛止,其它诸证亦消失,饮食、大小便均正常。(摘自《千家妙方》)
按:患者腹痛一月有余,其痛在饥饿时,而得食不解,反觉胀痛难受,是气滞之象。故多食则气机受阻而呕吐。且久痛不已,病必入络,舌质暗红,知是气滞血瘀。故治用蒲黄、五灵脂以化痰通络;山楂以除胃肠心脾之瘀滞;桃仁、赤芍以活血消瘀。总以行滞消瘀而奏效。
〔简便验方〕
1.急性子9克,海螵蛸30克,海浮石9克,花蕊石9克煅,代赭石6克煅。
共研细末,掺入一些飞罗面,和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16丸,白开水送下,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有内热,用栀子、黄芩、知母各6克,煎汤送服;有寒,用砂仁、肉蔻、干姜各4.5克,煎汤送服。
资料来源:《中医验方汇选》内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2.
2.古石灰30克,硼砂3克,白糖60克。
将石灰以滚开水冲开,澄清后取其水,另将硼砂研成细末,加入白糖,用石灰水送下。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3.
〔文献摘录〕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
《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食入反出,是无火也。”
《景岳全书》:“反胃一证,本属火虚,盖食入于胃,如果胃暖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谓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或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
《杂病源流犀烛》:“反胃源于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日日如此,以饮食入胃,即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若脉数,为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亦有瘀血阻滞者,亦有虫聚而反出者,亦有火衰不能生土,其脉沉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