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咳嗽为痰气阻肺,上逆有声。古代医家有分而言之者,以有声无痰者为咳,无声有痰者为嗽,有声有痰者为咳嗽。但临床见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咳嗽。

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外感、内伤皆可引起。本篇讨论的范围,重点在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它疾病兼见咳嗽的,可与本篇联系互参。此外,因久咳,反复发作者,可致喘、哮,或转化为肺胀等证,当参阅其他有关章节。

〔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的病因多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的病因为肺或兼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不论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

1.外感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之邪犯肺所致。肺主气,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主卫,故外邪侵袭人体,易先伤肺,肺为邪气侵袭,气机不得宣通肃降,或气不布津,变生痰浊,阻碍气机的宣降,致气上逆则发生咳嗽。但是由于四季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感受外邪性质也有区别,加上人体机能状态有阴阳偏盛偏衰之异,因而.临床上有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的咳嗽。临床以风寒咳嗽为多见。风寒之邪外袭,肺气郁闭,不得宣降,津液不布成痰而咳;风热犯肺,热邪蒸蒸,肺失清肃,津液被灼而为痰,痰热郁遏,肺气不得宣降而咳;燥热犯肺,燥热灼津成痰,气道失濡,清肃之令不行而咳嗽。

2.内伤

多因久咳不已,肺气虚弱,宣肃失司,使邪气留滞肺中,或其他脏腑有病,病邪犯肺,致肺气宣肃失常,痰气上逆而成咳嗽。临床上较多见的有以下几种。

(1)脾虚生痰:

脾能资生气血,输布津液,上归于肺,而对肺有资助作用。若饮食不当,嗜烟好酒,熏灼肺胃,或过食肥甘辛辣,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若脾虚累及肺气亦衰,而成肺脾气虚的咳嗽;若脾失健运,饮食不化精微,而酿成痰浊上犯于肺,壅塞肺气,影响气机出入,而为湿痰咳嗽。

(2)肺肾两虚:

肾阳有温煦脏腑,蒸化水液的作用,若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津,气化不利,以致水液停积,影响及肺,使肺中津液不得敷布,津聚成痰成饮而为痰饮咳嗽;肾阴能滋养脏腑,内生津液,若肾阴不足,内生虚热,虚热灼肺煎津而成阴虚咳嗷。肺阴与肾阴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久咳耗伤肺阴,日久累及于肾也可导致肺肾阴虚的咳嗽。

(3)肝火上逆:

肝与肺以经络相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升发与肃降协调,则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若肝气郁结,失其升发疏泄之能,就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致咳嗽;若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灼伤肺阴,而成“木火刑金”的病变,则可见咳嗽,痰出不爽,胸胁胀满等症。

总之,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之关键。不论感受外邪或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脏,都可导致咳嗽。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损害肺气,可演变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如反复发作,可造成肺、脾、肾倶虚,影响气血运行,津液的输布可变生他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外感与内伤

一般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初起先有表证或同时出现咳嗽,多是实证;内伤咳嗽,起缓,病程长,发病多先有脏腑功能失调症状,或肺与其他脏腑病证同时存在,多是虚证或虚中夹实。

2.辨咳嗽的声音、时间

咳嗽频急,声音重浊,多为外感风寒或湿痰咳嗽;咳嗽频,声音清亮,多为外感风热或痰火咳嗽;咳嗽时作,声音清脆短促,为外感风燥或燥热咳嗽;早晨咳嗽,阵阵加剧,或食生冷后.咳嗽加重,多为湿痰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声音沾轻短促,多为阴虚咳嗽;夜间睡卧咳嗽加重,声音喘促少气,多为虚寒咳嗽。

3.辨痰的色、质、量、味

痰色白,属风或寒或湿;痰色黄,属热。痰质清稀,属寒或湿;痰质粘稠,属热或燥;痰清稀多泡沫,属湿盛或脾、肾虚;痰中带血,属燥或热或阴虚;痰清稀较少见血多重证;痰粉红色如泡沫样,少气喘息,属心肺俱虚;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的,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的常属湿痰、痰热,虚寒;有热腥味的为痰热;味甜淡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另外,咳嗽应与肺痨、肺胀、哮证及喘证相鉴别。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但由痨虫犯肺而引起,常伴有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证;肺胀多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满,上气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且病情缠绵、经久难愈;哮证及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证主要表现为痰气交阻,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而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二)论治要点

治疗方而,外感咳嗽,以祛邪为主,因病在肺,应宣肺散邪,邪去正安;内伤咳嗽,正虚邪实者,当祛邪止咳,兼以扶正;正虚为主者,则着重扶正祛邪。

治咳大法不外虚补实泻。虚者,肺气虚宜温补,佐用温化寒痰;肺阴虚宜滋养,佐用清化热痰;虚之较甚应佐以敛肺,以固护肺之气阴。实者,泻肺之实邪用宣通肃降肺气的药物使肺气宣畅而痰可自消,同时必须袪痰,痰除则肺气不受阻碍,而气自能宣通肃降。临床须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察其因咳嗽而生痰者,重在治肺气;因痰而生咳者,重在祛痰。肺之实证,肺气壅逆者宜降逆止咳;痰盛者别其寒、热、燥、湿之不同,寒痰宜温化,热痰宜清化,燥痰宜濡润,湿痰宜燥湿化痰。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下列几种。

1.调肺气

(1)宣降肺气:

是宣开肃降肺中壅逆之气而止咳或定喘息的方法。一般外感咳嗽重用宣散,内伤久咳重用肃降,两者相互兼佐用于新久咳嗽,惟肺虚不宜用。常用的宣肺药,辛温散肺寒的如麻黄、杏仁、桔梗、苏子等;辛凉宣肺泄热的如桑叶、菊花、牛蒡子及浙贝母等。常用肃肺药,辛温降逆止咳的可用紫菀、款冬花、白前、旋复花等;辛凉降逆止咳的可用桑白皮、枇杷叶、前胡、浙贝母等。

(2)清泻肺热:

外感温热犯肺,或寒郁化热,或肺中痰热伏火引起咳嗽时,都应用清肺方法治疗。外邪所致肺热,多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鱼腥草、板兰根皆有良效。久病或内伤肺中有痰热伏火者,宜用辛苦寒凉清泻药如生石膏、黄芩、知母、地骨皮、青黛、黄连等,以清泻肺火。口渴加天花粉、芦根,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二者可互相兼佐,但应各有侧重。

(3)温散肺寒:

因外感所致者,宜用轻扬宣散之麻黄、细辛、荆芥、紫苏、葱白及桔梗、杏仁等开宣肃降之品。内伤或久病所致肺寒多兼痰饮之邪,一般可用干姜、细辛、桂枝、麻黄及温化降痰的百部、紫菀、款冬花之类,可参照寒饮、湿痰随证选药。

2.祛痰浊

(1)清化热痰:

热痰有因热邪煎津成痰者,有因痰郁化热者,临证应区别痰热孰多孰少。热甚者,宜重用清泻肺热药并配用清化热痰药;痰多者,宜重用清化热痰药并配用清泻肺热药,二者各有侧重。常用药有川贝母、前胡、瓜蒌、天花粉、海浮石、蛤壳等。阴虚者,宜配用滋阴清肺药。

(2)温化寒饮:

寒饮因阳气虚衰,运化温煦功能不足,水湿凝聚而成,治宜温化。常用桂枝、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之类。以饮邪形成与脾的阳气不足关系密切,故常配用白术、茯苓、苍术等健脾燥湿药,寒甚者佐用熟附子、肉桂以温阳化湿。饮邪既成,阻碍肺脾气机,故常配用枳实、枳壳、厚朴等理气降痰药,或佐用砂仁、蔻仁等芳香醒脾化湿之品。

(3)燥湿化痰:

湿痰与肺及脾有关,治宜燥湿化痰。常用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苍术。脾虚者配党参、炙甘草、重用白术。湿痰甚者,宜用辛温化痰降逆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紫菀、款冬花之类。

(4)润燥化痰:

燥痰起于肺虚津少,咽干口渴,治宜辛凉甘润,生津润燥。常用生地、麦冬、沙参、天花粉、玄参之类以滋阴润燥。微凉降逆祛痰的旋复花、前胡、贝母、瓜蒌、桑白皮、枇杷叶等为辅助药。燥痰多兼有气虚、与气虚不能生化布散津液有关,可用人参或太子参、山药等益气生津。

3.补肺虚

(1)滋养肺阴:

多用于肺有燥热之邪伤阴耗津,或久病肺之气津耗伤者,常以百合、麦冬、生地、沙参、阿胶、玄参等滋阴药为主。随证变化,分别选用清热化痰,或滋燥化痰药。

(2)补益肺气:

多用于素体气虚,或久病耗伤肺气之证。补肺虚常用人参、党参、炙甘草、黄芪、茯苓、山药之类随其证情不同,分别选配温散肺寒,宣降肺气的药物。

(3)敛摄肺气:

敛肺是治肺虚证的辅助方法,凡久咳,气瑞、自汗,可耗气伤阴,宜在补气或养阴的同时配用敛摄气阴药;若喘急、自汗甚者,应适当重用。常用药如五味子、诃子,五倍子、白芍、罂粟壳及龙骨、牡蛎等。但收敛药不宜早用,有痰者先以化痰,久咳正虚者方可用之。

(三)常见证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清稀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四肢酸楚,或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例: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浊或稠黄,常伴鼻流黄涕,身热恶风,头痛肢楚,口渴或汗出等表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例: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

证候:咳嗽,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喉痒,咽干,唇,鼻干燥,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细稍数。

治法: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方例:桑杏汤加减。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咳声重浊,痰多,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灰白,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平。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或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噁食少,体倦乏力,或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例:二陈汤加减。

(2)痰热郁肺:

证候:咳嗽息促,吐痰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肋胀满,咳时引痛,或面赤,或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例: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

证候:咳嗽气逆,咳则阵作,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或痰带血丝,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急躁易怒,或面红目赤。症状常随情绪波动増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肺。

方例: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味。

(4)肺肾阴亏: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滋阴降火。

方例:沙参麦冬汤加减或百合固金汤加味。

(5)肺气虚弱:

证候: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或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肺,化痰宁嗽。

方例:补肺汤加减。

(四)临证权变

1.外感咳嗽多属新病,属实,其病在肺,若调治失宜,可由外感转为内伤而累及它脏。外感咳嗽的治疗以祛邪为主。但常相兼其他证候,需随证治之。如风寒咳嗽兼有肺热者,宜外散风寒,内清肺热。麻杏石甘汤可用;如湿邪内郁,复感风寒者,宜疏散风寒,兼予燥湿去痰,可加苍术、厚朴之类;如素有内饮,又感风寒者,又需疏散风寒,温化寒饮,方如小青龙汤。风热咳嗽兼湿者,需在疏散风热中加入杏仁、苡仁宣气化湿;风热夹暑,又需加入香薷、前胡等疏风解暑。

2.内伤咳嗽,一般病程长,可先病在肺而后累及他脏,亦可由先病在他脏而后累及于肺,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病在肺为轻,病在脾较重,病在肾尤重。在治疗上,病在肺脾尚易,病在肾则很难治。内伤咳嗽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转为肺胀,预后较差。

3.因跌打损伤:瘀血内阻,肺气不利所致者,治当消瘀肃肺,可用旋复花,茜草降气消瘀通络,桃仁、三七活血化瘀,总之,咳嗽的治疗应随证化裁,不可墨守成规,但其基本法则,如宣肃肺气,温散寒邪,清泄实热,使肺金之令行;清痰、化饮、燥湿以除痰,使脾得健运而痰浊不生;虚则补气、滋阴、敛摄,使肺、脾、肾健旺,气之出入、升降、纳摄得宜,而咳自愈。

〔调护〕

1.吸烟有害,应当戒绝。同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髙抗病能力。

2.咳嗽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炙煿肥腻及过于寒凉生冷之品。

3.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因感冒是引起咳嗽发生、复发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应极力避免、年老体弱者,衣著温暖。

4.内伤咳嗽,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和调护。如就肝火与湿痰而言,每与情志、饮食有关,须嘱病者戒郁怒,薄滋味,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应用例案〕

例一、王××,女,29岁,农民。

初诊,1975年5月17日。咳嗽一月余,喉痒即咳,已服各种止咳药水近二十瓶,未见减轻。近日来下田耕作,又受外邪,略有鼻塞,寒热已退,剧咳时引起呕吐,痰少,胃纳甚差。脉小滑数,舌苔薄腻,咳嗽已久,外邪未清,肺失清宣。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之法。

前胡9克 桑叶9克 炙苏子9克 杏仁9克 炙紫菀15克 白前9克 苍耳子9克 陈皮9克 半夏9克 七剂。

二诊:5月24日,咳嗽基本如前,痰量略减,日前又感外邪,曾经发热。舌苔腻,脉小滑数。再守原意。原方去前胡、桑叶,加射干9克,枇杷叶9克,黄芩9克。

三诊:5月31日,咳嗽明显减轻,鼻塞已除,有时喉痒,精神好转。苔薄腻,脉小滑。再拟肃肺化痰止咳。

炙苏子9克 杏仁9克 枇杷叶9克 射干9克 炙紫菀15克 黄芩9克 生甘草4.5克 桔梗4.5克 川贝片3克,分二次吞(《黄文东医案》)

按:风寒咳嗽,由于外感风寒之邪袭肺,肺气失宣,而出现咳喘、鼻塞。甶于坚持田间劳动,则反复受寒,虽病曰久,患者仍有鼻寒、咳嗽等症状,故仍属外感风寒犯肺之咳喘。故用杏仁、苏子、前胡、白前以宣降肺气止咳;紫菀、陈皮、半夏肃肺化痰降逆;苍耳子宣通鼻窍;桑叶疏风清肺。二诊时又复感外邪,故前方去前胡、桑叶加射干、枇杷叶、黄芩以加强清肃肺气的作用。

例二、林××,女,30岁,营业员。1974年11月29日初诊。咳已近月,喉痒干咳少痰,口干唇燥,脉细苔薄。肺气失宣,邪从热化。治拟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桑叶、皮各9克 前胡9克 桔梗4.5克 白前9克 炙麻黄3克 杏仁9克 炙百部12克 炙紫菀15克 甘草5克 六剂。

二诊,12月6日,前进宣肺清热、化痰之剂,咳嗽见瘥。苔、咏如前。再拟前法。

原方去麻黄,加枇杷叶9克(包),六剂(《黄文东医案》)

按:风寒外束,内蕴肺热,以致肺气不宣,上逆为咳,其邪留恋不去,故咳嗽不愈,干咳少痰,口干唇燥,脉细苔薄,为肺气失宣,邪从热化。治宜麻黄、杏仁、甘草、前胡、桔梗以宣肺散邪,桑叶、批杷叶,以清肺顺气,紫毙、百邰等温而不燥以降逆、止咳、化痰。

例三、杨××,男,52岁,196年9月11日初诊。咳嗽三年,吐白痰,早晨为重,大便溏三年,日行二次,食纳欠佳,食后脐周痛,口苦喜热饮。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舌淡苔微黄腻。属中虚湿滞,脾肺同病,治宜温化。处方:

党参4.5克 白术3克 干姜炒黄,3克 炙甘草3克 桂枝去皮,3克 茯苓9克 白芥子炒,3克 大枣去核,4枚 化橘红3克

七剂,一剂两煎,分早晚两次温服,隔日一剂。9月25日复诊:服药后,大便溏已好转,食纳增加,微有腹胀,早起痰多,昨晚有头痛感。脉同前,舌苔见退。前方去干姜、桂枝,加清半夏克,厚朴6克,生姜三片,砂仁(打)3克,白术4.5克,橘红4.5克。

五剂,煎服法同前,10月5日三诊:药后食纳好转,大便日行一次,稍溏,有轻度腹胀,半夜咳嗽有白粘痰,有时稍感后脑疼痛,睡眠尚可。脉沉滑,舌淡苔薄黄腻。治宜温脾化痰。

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2.4克 炙甘草2.4克 茯苓9克 清半夏6克 化橘红4.5克 款冬花炙,4.5克 炒白芥子4.5克 大枣去核,5枚

五剂,隔日一剂煎法同前。10月16日四诊:药后头痛消失,腹已不胀痛,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咳嗽减少,微有白粘痰,气短。脉两寸弱,关弦虚,尺迟弱:舌正无苔。痰湿已化,治宜温脾肾,以资巩固。处方:桂附地黄丸30丸,晚服1丸,温开水送下。(《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痰湿咳嗷,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肺脾同病,故治疗先以补脾益肺之法,理中健脾而获效,后以桂附地黄丸补肾固本,以资巩固。

例四、刘××,女,63岁,1967年1月25日初诊。咳喘胸满,黄痰很多,口干不欲饮,纳食不香,便干,尿黄,消瘦乏力,脘痞恶心。检查:舌苔白厚微黄,脉细滑数。辨证:痰热上壅,肺失肃降。治则:清热化痰,降气止喘,拟苏子降气汤加减。

炒苏子4.5克 杏仁泥9克 橘红4.5克 姜川朴4.5克 桑皮6克 黄芩4.5克 炒山栀4.5克 炒六曲4.5克 杷叶9克 通草4.5克 水煎服。

1月30日三诊:服药三剂,痰喘大减,仍按上方去桑皮、叶,加焦楂4.5克,水煎服,服药三剂,诸症平复。(《吴少怀医案》)

按:痰热咳嗽,痰热壅阻肺气、肺失肃降,症见咳嗽胸满、痰稠色黄,胸痞恶心,便干,尿黄,均为热象。治宜清热化痰降气平喘。治疗用苏子降气汤加清肺热之品而病获痊愈。

例五、易××,男,60岁,1958年2月9日初诊。患气管炎三、四年,咳嗽冬季尤重,吐白痰多,夜间咳甚,只能睡三、四小时。纳少,便溏日4〜5次。脉级滑,舌苔白腻。属阳虚脾湿,治宜温脾除湿,拟六君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

台党参9克 白术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法夏9克 化橘红6克 桂枝4.5克 五味子1.5克 淡干姜3克 大枣4枚

二诊:咳嗽减轻,睡眠较好,能安睡五、六小时再咳,痰量减少,易吐出。饮食稍加,大便日2〜3次,尚不成形。脉两寸微,两关弦,两尺沉,腻苔减退,属阳虚湿盛。治宜温阳化湿。原方加附子(先煎)三钱。后用丸药调理巩固。处方:

吉林参(或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9克 炙甘草15克 附片30克 煨肉豆蔻15克 煨诃子肉15克 五味子15克 破故纸30克 化橘红15克 山药30克 芡实30克 砂仁15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钱,温开水送下。(《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为内伤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纳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滑。辨证为中阳不足,脾虚湿盛。故治宜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健脾除湿,温化寒痰。二诊加入附子以增强温阳之力,阳气振奋,则痰浊自除。诸证好转后,再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调理脾肾,用丸剂缓图,以资巩固。

例六、久咳声哑,每咳痰涎盈碗,食减神羸,苔白厚,脉双弦,中虚积饮,土败金伤,水湿浸淫,渍之于肺,传之于脾,注之于肾。三焦不治,殊属不宜。真武汤。(《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九峰医案》)

按:本案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渍于肺,则咳嗽痰多。治以真武汤,壮肾阳,利水湿。

〔简便验方〕

1.人参、五味子各10克,麦冬20克,桔梗、米壳各15克。

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出,再加水150毫升,煎至50升过滤,两次煎液混合一起,分3次服。

资料来源:《辽宁中医》1978.1。

2.知母、贝母、桔梗、法夏、百部各9克,甘草5克

水煎内服。

资料来源:《广西中医药》1978.2。

3.瓜蒌藤125克(新鲜量倍)

水煎,每日2〜3次分服,10天为1疗程,可连续使用3〜5个疗程。冬春季可常服。用治慢性气管炎。

资料来源:《江苏医药》1979.3。

4.霜冻茄棵(即经霜冻后的茄茎)75克,当归7克,龙葵6克。

上药为1日量,加水浸泡后,煎熬浓缩,分2次服,连服60天。适于慢性气管炎。

资料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1。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咳嗽》:“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 “益外感之嗽其采暴,内伤之嗽其来徐。” “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而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挟实,亦当兼清以润之。”

《医学心悟•咳嗽》:“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医宗必读•咳嗽》:“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如《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多食辛是也。"

《医学三字经•咳嗽》:“《内经》云:‘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干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也不离肺也。”

《活法机要》:“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也。咳嗽是有声有痰,因伤肺气,复动脾湿也。”

《医门法律》:“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止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