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

肺胀是指痰饮内阻,引起以胸中闷满,咳喘痰盛,动则尤甚,颜面四肢浮肿为主要症候的病证。本病系久病咳喘而引起,一般多属进行性加重。其发病每因外感或饮食等因素而发作。其病在肺,兼及他脏。其病性多为正虚邪实,其症候多虚实夹杂。本病存别于其他病证的特点是咳、喘、痰、肿并见,胸中胀满虽治而不减。治疗时,当分清标本虚实,而分治之。

〔病因病机〕

1.外邪频犯,肺失宣降

久病咳喘,肺气受损,卫不固外。外邪易犯,肺失宣降,加剧痰阻气壅,使病情增重。若素有痰饮肺胀之人,外感风寒则易诱发为痰浊壅肺之证;若素有痰热肺胀之人,外感风热燥邪则易诱发为痰热郁肺之证。

2.肺气壅滞,日久及肾

感受外邪或久病咳喘,使肺失宣降之功,痰浊壅滞不行而成肺胀。久病咳喘,损伤肺气,反复发作,日久及肾,肺肾俱损。肺失宣降而气滞,肾不纳气则气逆。清气难入,浊气难出,壅滞肺中而成肺胀。

3.阳虚不运,痰饮凝阻

脾阳虚不能转输水湿,水湿停积,聚而为饮,凝而成痰,痰饮阻塞于肺,则肺气壅郁而成肺胀。若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下焦阴寒之气挟水饮上逆于肺,寒饮阻壅,亦可成肺胀。

4.痰阻气虚,瘀血内生

肺胀日久不愈,肺肾阳气受戕。气虚则失其温煦和运行血液作用而瘀血内生。脾虚生痰,痰阻气血,痰积瘀结,而出现痰瘀相结之证。

〔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领

1.辨诱因

本病的发作或加剧,均由外邪或饮食失调等因素,作用于内有痰阻,气机失调之体而诱发的。风寒者多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风热者多见发热不恶寒,痰黄粘稠,脉浮数。

2.辨虚实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肺肾气虚或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多为所夹有水饮、痰浊、气滞、血瘀实证。夹有水饮者,水气上逆可见心下悸,气逆,颜面浮肿,目如脱。夹有痰浊者,可见痰浊壅塞,不易咯出。夹有气滞者,气逆胸中,胸中满闷尤甚。夹有瘀血者,面色晦喑、唇舌发青,手足青黑。

3.辨寒热

外感风寒则见恶寒发热,痰稀沫多,苔白,外感风热则见发热,口渴,痰黄粘稠,舌红苔黄。阳虚则见畏寒神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阴虚则见手足心热,咳嗽痰少,胸满烦躁,舌红无苔。寒痰则见面色青黑,四肢发凉。热痰则见面赤澹语,烦躁不安,喉间粘痰难出。

(二)论治要点

肺胀的治疗大法,宜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一般新病实证,应以祛邪为主,兼用扶正;久病虚证,应以扶正为主;兼用祛邪;但总不离开宣肺气,祛痰化饮。兼外感者,宜解表;兼热者,宜清泄:兼寒者,宜温散;日久病深者,宜活血。日久正虚者,扶正补虚,如补肺定喘,健脾化饮,温肾纳气等法。

1.宣散祛邪

用于外感,用宣散解表,如辛温散寒,辛凉宣泄(参见感冒节)。

2.温化寒饮

用于外感风寒,或阳虚饮停,寒饮上逆,常用药有半夏、干姜、桂枝、细辛及厚朴、苏子、白芥子,紫菀、旋复花等。

3.清化热痰

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痰热内盛之证,常用药桑白皮,川贝母、地骨皮、知母、胆南星、前胡、白前、瓜蒌、及黛蛤散等成药。

4.宣肃肺气

肺胀的全病程都宜随证选用,发作时表现实证者,宜重用。常用于幵宣肺气的药物,如麻黄、桔梗、全瓜蒌、杏仁、射干、马兜铃等,都有开宣肺气的作用。常用于肃降肺气药,如:桑白皮,枇杷叶、旋复花,陈皮、半夏、前胡、贝母、杏仁等。

5.敛肺纳气

敛肺是敛扱肺气之耗散,常用于肾虚不纳,肺虚不敛之证,敛肺常用药有五味子,诃子、罂粟壳、乌梅、山萸肉、牡蛎等。纳气法,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动则喘甚之证,常与益肾、敛肺药同用,肉桂、熟附子、人参、沉香、胡桃肉。补骨脂及重镇纳气之紫石英、磁石、代赭石、龙骨及黑锡丹等药。

6.益气温阳

是虚证常用方法,肺、脾、肾气虚者,常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肉之类。脾肾阳虚者,可用熟附子、肉桂与补肾之熟地、山茱萸、枸杞、山药、及益气药同用。

7.活血通络

久病瘀阻血络者,常用活血通络,化瘀止喘药,桃仁、地龙、藕节、郁金、大黄炭、丹参等。

此外,实证痰浊壅闭者,宜温阳开闭,或清泄开闭。虚证喘脱者,宜回阳固脱。

(三)常见证治

1.实证

(1)痰浊壅肺:

证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发,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白腻或浊腻,脉小滑。或外感风寒,恶浓、身痛无汗之外寒里饮证。

治法:化痰降逆,健脾益肺。

方例: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热郁肺:

证候: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粘稠难咯出,溲赤便干,口渴不多饮,舌红或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或外感风热,发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属外感风热。内有痰火者。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例:桑白皮汤加减。

2.虚证

(1)肺肾阴虚:

证候:胸满憋闷,呼吸气短难续,语声低怯。动则喘甚,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悸,易出汗,面色白或晦喑,舌淡而喑,脉沉弱或细数无力。若肺肾阴虚则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胸满,心烦、手足心热,动则喘促,口干不润,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肺肾,祛痰平喘。

方例:人参蛤蚧散加减。

(2)脾肾阳虚:

证候:胸闷气憋,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冷汗自出,四肢不温,畏寒神怯,小便清长,舌淡而胖嫩,脉微细者,为气阳虚衰。甚者面浮下肢肿,日久一身全肿,或腹中胀满有水,心悸明显加重,喘咳咯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体浮胖而大,苔白滑,脉沉细者,为阳虚水泛。

治法:宜温养脾肾,纳气定喘。

方例:《金匮》肾气丸加减。

3.重证

(1)寒痰内闭:

证候:面色晦暗,重则青黑,精神恍惚,神志不清,呼吸不畅利,喉中痰鸣,语言不清,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弱。

治法:温阳、化痰、开闭。

方例:三生饮加减。

(2)热痰内闭:

证候:面红或青紫,胸闷憋胀,烦躁不宁,神志不清,或烦乱谵语,喉间粘痰难出,甚则嗜睡,昏迷,或肢体瞤动抽搐,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细数。

治法:清热、涤痰、开窍。

方例:涤痰汤加减。

(3)阳虚欲脱:

证候:胸高气促,额汗如珠,或冷汗自出,四肢厥逆,神志不清,喉中痰鸣,鼻头发冷,手足不温,甚则逆冷,脉微细。

治法:回阳固脱。

方例:四逆汤加减或参附汤送黑锡丹。

(四)临证权变

初成或急发作,治以祛邪为道,且大都因外感而诱发,故兼有外感者,宜用辛温或辛凉解表,兼用化痰平喘即可。久病正虚,宜重用调补。如喘满气急者,补肺气之怯则肺金之令行,肺气得开宣肃降;痰浊郁阻者,补脾健运,则湿浊得以运化而痰自消;喘促气不能续者,补肾纳气,则气得摄纳而喘促自止,此皆权变之法。如肺胀的病势发展,出现面浮肢肿,喘促抬肩者,古人认为难活,后世临证常用温肾纳气,补脾利水法,补脾肾而不止肺喘的权变之法,往往病势得以缓解。缓解之后,须注意调理肺、脾、肾三脏。偏阴虚者,宜滋肺肾;偏阴虚者,宜温脾肾,不可过用开降宣化,徒喘不能愈而耗损正气。如果病势急重,发展至热痰内闭的危重证,宜安宫、至宝以清热、涤痰、开窍;正虚喘脱的危证,宜回阳固脱,用回阳救逆汤加减,皆以急救为主,不可拘于喘促症状。喘促汗出者,是正气浮散,急用黑锡丹之类,镇摄浮散之气。

〔调护〕

平素应防寒保暖,防止外感而引起本病的加重。忌烟禁酒,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宜食辛辣厚味,有刺激性的食物。室内空气新鲜,防止环境污染的气味吸入。

〔应用例案〕

例一、孙××,50岁。素体痰盛,患哮喘已三年余,多于春秋气候变化时发病。昨晚脱衣受凉,微感怯寒,胸部闷胀不舒,喘咳气急,不能平卧。吐白泡沫样痰,痰出后胸部稍感松畅。口渴喜热饮,壅阻肺络,肺失宣降。治用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

麻黄3克 桂枝9克 苏子9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半夏12克 杏仁9克 橘红9克 冬瓜仁15克 甘草6克 共3剂

二诊:服上药三剂后,怯寒已除,咳喘减轻,胸部自觉舒适。仅早晚微有闷感,吐出白泡沫痰较多。苔白腻,脉濡滑。此表邪已解,痰湿未尽。再宗上法加减。方药:

桂枝9克 苏子9克 杏仁9克 半夏9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贝母9克 冬瓜仁24克 茯苓15克 橘红9克 厚朴9克 共3剂

三诊:病情平稳,咳喘十去七八。但精神欠佳,纳谷不香,此肺脾两虚。治宜补肺健脾,仿六君子汤加味。方药:

太子参15克 白术9克 甘草6克 橘红9克 冬瓜仁18克 半夏12克 五味子4.5克 细辛3克 茯苓12克 杏仁9克 共5剂

四诊:痰量显减,喘气已平,饮食精神已复常,清早稍有咳嗽。方药:原方加炙枇杷叶12克。共三剂。(摘自《黄寿人医案》)

按:此案患哮喘已三年,逢冬春气候寒凉而发,知为素有痰饮的久病,偶因脱衣受凉而复发,知为复感风寒而发。久病体虚之人,风寒外朿,正与邪争之力弱,故仅微感怯寒,外寒引动宿饮,寒饮阻肺,宣肃失职,致气塑痰阻,故胸憋闷胀;寒饮随郁阻之气上逆,故喘咳气急,难以平卧。寒饮上泛,故吐痰色白多泡沫。痰咯出后气机郁阻暂缓,故胸部稍感松畅。外寒里饮,内外无热征,故口渴喜热饮。苔白滑,脉弦紧,证属风寒外束,内壅痰饮塑阻肺络,气失宣降。故治用散寒化饮,宣肺平喘之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开发腠理,驱邪外出;半夏、细辛、干姜温散寒饮;苏子、橘红、杏仁、冬瓜仁,宣畅气机,温化痰饮。二诊表寒已解。素虚之人,虽喘未平,亦应减去麻黄以防汗散太过。三诊病证平稳,精神欠佳,纳谷不香,虚象明显,故治用六君子汤加减,随证调理而愈。

例二、熊海凤,女,28岁。住城垣村。素有哮喘病史,遇寒即发,不药自愈,1959年夏,旧恙复作,初起曾注射麻黄素无效,乃改延中医治疗。诊得脉象浮数,头痛,发热恶寒,微汗出,口干不渴,舌苔黄燥,喉鸣如锯,声达户外,胸逼气逆,难以名状,倚坐床头不得平卧者五昼夜。予曰:“此外感风效,内蕴恶热,肺为华盖,首当其冲,内外合邪,引动宿疾,遂一发莫制耳。法当清里解表,涤痰降逆,方克有济。为疏越婢加半夏汤。

净麻黄4.5克 生石膏9克 粉甘草3克 生姜3克 红枣4枚 半夏6克 海浮石9克

服一剂,寒热退,喘平,能著枕,再剂恢复正常。(摘自《江西医药》1964年熊英权江西随录)

按:患者索有哮喘,遇寒即发。此次发作脉浮,头痛,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胸逼气逆,喉鸣如锯,倚坐不能平卧,是痰浊阻肺,肺气壅郁不得宣通肃降之故;口干,苔黄而燥,又时逢夏季,是内蕴暑热。此证为外感寒邪,内蕴暑热,引动宿疾,壅阻肺气之证,故治用解表寒,涤痰浊,降肺气之法。方用越婢加半夏汤加减。方中麻黄、生姜能解表寒,又能宣肺定喘,温散寒饮;半夏、海浮石能降逆气,化痰饮;生石膏功专清泄里热,与姜、夏同用有清化痰热之功;大枣能护胃气,与生姜同用又能调营卫,散外寒。

例三、李××,男,38岁,病例号5211129。喘息已八年,近年发作频繁,稍动即喘,呼长吸短,不能自制,喘甚则不得卧,自汗,食减,身倦,消瘦,四肢发凉。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屡经治疗,未获显效。舌有薄苔,脉虚细。辨证立法、肺主气,肾为气之根。肾不纳气,心力衰弱则气短,身动即喘。治宜强心益肺纳肾气为法。处:

人参另炖兑服,3克 陈橘络5克 黑锡丹3克、大红枣5枚去核同布包 陈橘红5克 麦冬10克 杏仁6克 云茯苓10克 云茯神10克 五味子打5克 炙甘草3克 北沙参10克

二诊:服药四剂,汗出止,喘稍定。前方加胡桃肉25克,蛤蚧尾一对,研极细粉分二次随药送服。

三诊:服八剂,喘息已平,余证均轻,机关嘱到南方疗养。改拟丸剂常服,处方:

人参30克 北沙参30克 黑锡丹15克 紫河车60克 南沙参30克 胡桃肉60克 蛤蚧尾3对 云茯苓30克 云茯神30克 玉竹30克 冬虫草30克 五味子30克 淡苁蓉30克 寸冬30克 白杏仁30克 巴戟天30克 补骨脂30克 橘红15克 橘络15克 炙甘草30克

共研极细末,蜜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白开水送下。(摘自《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按:患者喘息八年,发作频繁,正气已伤。自汗,食减,身倦,消瘦,是气虚外不能固护,内不能充养所致。呼长吸短,不能自制是肾不纳气;四肢发凉是肾虚,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失于温煦。此肺肾倶虚。吸不归根之证。故治用生脉散补益心肺之气;黑锡丹镇摄肾气;杏仁、橘红、茯苓以降气化痰;茯神以助人参扶心肺之气,北沙参以助麦冬益心肺之阴。二诊加胡桃,蛤蚧以补肾纳气。后以丸药调补,半年后病人来信喘息未发。

〔文献摘录〕

《素问•大奇论》:“肺之壅,喘而两肤满。”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上气喘而燥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又:“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沉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又:“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又:“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

《圣济总论•肺脏门》:“其证气满胀,膨膨而咳喘。”

《寿世保元•痰喘》:“肺胀喘满,膈高气急,两胁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壅塞”《丹溪心法•咳嗽》:“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病挟瘀血碍气而病,以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疏肝以清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