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证

哮指喉中有哮鸣声。凡痰动气阻,搏结于喉间,即可致哮。哮证,是指以呼吸喘促,喉间有哮鸣声为主证的病证。因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呼吸道疾患,临证多兼气喘、咳嗽,故又称哮喘。临床以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喘促,甚则不能平卧为特点。哮证是哮、喘、咳三位一体的病证。比较而言,咳嗽易治,喘难治,哮更顽固难治。《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喘证,邪气消散后不复发,哮证邪气留伏,“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

哮证多因有宿疾或痰火,加之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治疗发作时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

〔病因病机〕

哮证的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肺中宿有痰浊;其二是感受外界非时之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使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

1.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气,未得及时治疗,致邪蕴积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津聚而生痰,肺气受阻而发病。或因肺气素虚,一旦吸入花粉、烟尘等物后,使肺失清肃,影响肺的宣降,津液凝聚生痰,痰浊阻肺,亦可引起哮证。

2.饮食不当

由于人体禀赋、体质的不同,少数患者可因食入生冷饮食、酸咸肥甘、海羶发物发生哮证。《医碥•喘哮》说:“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大凡以上原因致哮,是由于这种特殊食物渗透气管,使痰入结聚,气郁痰壅,呼吸不利而发病。古人将食物引起的哮证又分别命为“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等名。

3.体质虚弱

素体不强,或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均可使肺气虚耗,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因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于肺而发哮证。素体不强者多责之于肾,病后致哮者多责之于肺。

总之,哮证发病的病机以痰为主,宿痰的产生与肺、脾、肾有关。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致使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证之宿根。以后遇风寒、风热之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若病因于寒或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或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则表现为热哮。本病发病时间短者,多为实证,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久宿必伤脾肾之阳,热痰煎灼必耗肺肾之阴,从而由实转虚,表现出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平时可见肺、脾、肾气虚、阳虚及阴虚等证候。发作时则邪实与正虚并见,严重者因肺不能调节心血运行,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阳同时受累,甚至发生"喘脱”危象。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辨证须先分辨其新病、久病,未发或已发。一般新病或发作期,多为实证。久病或长时间内未急骤发作,多为虚证。

1.发作期的实证

须辨其寒热,一般偏寒者为多见,常因感受外寒,食生冷,劳累而诱发。偏热者相对较少见,多因外感风热,或寒郁化热,或素有里热复感外邪而发。并从下列几方面辨证分析。

(1)气息:

热哮一般声高气粗,喉中如拽锯,咳呛阵作,呼气热,鼻息有声。寒哮其声沉闷,喉中如鼾鸣,或如水鸡声,呼气不热。

(2)喘势:

实证一般喘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端坐不得平卧。热哮有胸膈烦热,面赤,或兼有表证发热、头痛、自汗。寒哮有胸脘痞闷,面色晦暗,或兼有表证恶寒微热、无汗。

(3)验痰:

热哮咯痰粘稠色黄,咳吐不利。寒哮咳痰清稀色白多泡沫。

2.未发的虚证

须察其虚之轻重,痰气壅结之微甚。病程短,病根浅者,缓解后可无症状,或剧烈活动后有气短喘促。病程久,病根深者,缓解后仍有气短微喘,喉中有痰鸣,哮声低沉而短促。一般虚证表现在:

(1)肺虚:

气短,汗出,畏风,乏力。

(2)脾虚:

气短,身倦乏力,食少,便溏。

(3)肾虚:

气短身摇,腰膝痠软,手足不温。

(二)论治要点

哮证的治疗,无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发作期以祛邪为主,重在宣降肺气,疏散外邪,降逆祛痰;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重在补益肺、脾、肾三脏。以下重点谈祛邪三法。

1.疏散外邪

疏散的方法,多用于哮证的初起及反复发作时,是缓解哮的症状与防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方法。哮证初发或久病新发时多兼寒或兼热。若表寒内犯,或肺中为寒邪郁遏者,宜温肺散寒,用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之类;若表热犯肺,肺中邪热壅郁者,宜辛凉宣泄,用生石膏配麻黄最为常用,加用桑叶、枇杷叶、牛蒡子等;若身热烦渴,哮喘甚,痰黄稠者,宜配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板兰根、鱼腥草之类,或用黄连、黄芩等。

2.宣降肺气

宣降肺气,为治哮及喘的主要方法,以咳、喘、哮的发生都在气机愤郁上逆,且肺气郁与痰有互为因果关系,即肺气郁可以生痰,痰浊阻滞可使肺气郁而上逆,故治哮必用宣降肺气的药来祛痰止咳喘,如麻黄能宣肺止喘,桑白皮能降气肃肺止喘,葶苈子泻肺定喘,苏子降气能袪痰止喘,都是止哮喘的常用药。不仅如此,若痰多者还需兼用舒理气机之法,如枳壳、厚朴、陈皮、莱菔子等,既有降气祛痰作用,又有疏利中焦气机之功。脾胃气机通畅,运化水湿功能健旺,从而减少生痰之源,故舒理气机是降气祛痰止哮喘的常用重要方法。

3.祛痰降逆

祛痰是治哮的根本方法,因哮证是痰气搏结之证,故治哮必用祛痰药,祛痰应配理气药之外,属寒痰者宜温化寒痰,如制南星、半夏、紫菀。属热者宜清化热痰,如用浙贝母、瓜蒌、鱼腥草、海蛤粉、海浮石、射干。一般燥湿化痰常用苍术、白术、半夏、陈皮等,药虽平淡,确有一定疗效。哮证是较顽固难治的病证,须精心辨证,审慎选药,发作时宜急则治标,恰当地选用麻黄、苏子、桑白皮、葶苈子、紫菀等定喘止哮。如痰气胶结之甚者,用皂荚、月石之类除痰利湿,仍不能取效时,用枳壳、厚朴、陈皮、莱菔子之类以获疗效。证情较缓而持续不已者,须参照治喘的方法,审慎选用散外邪,祛痰浊,理肺气的方法,精心调理。

(三)常见证治

1.发作期

(1)寒哮:

证候:喘促喉中有哮鸣声,咳不重,咳声重浊痰少而咯吐不爽,吐出为清稀泡沫痰,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发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受寒后易发作,形寒怕冷,苔白滑,脉弦滑,有表证者,常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等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例:射干麻黄汤加减,寒重者小青龙汤。

(2)热痰哮:

证候:喘促喉中有痰鸣声,痰黄稠,咳吐不出,胸中热闷,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心烦,舌红苔黄,初起可伴有发热,头痛等表证。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例:定喘汤加减。

2.缓解期

哮证久病,正气必虚,故在缓解期,治疗重在培补正气,扶正应从肺、脾、肾入手。

(1)肺虚:

证候:自汗,怕风,容易感冒,哮证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打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咳痰色白清稀,面色㿠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方例:玉屏风散。

(2)脾虚:

证候:平素纳少脘痞,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往往因饮食失当而诱发,倦怠气短,语言无力,舌苔白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治法:健脾化痰。

方例: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

证候: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膝痠软,劳累后哮喘易发。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摄纳。

方例:《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饮加减。

(四)临证权变

哮病虽有冷热之分,但冷哮日久,或治疗中长期过用温燥,在里之寒痰可化燥化火而为寒热夹杂或外寒里热之证,此时可加入石膏、杏仁清热平喘。冷哮经治疗完全平复后,还需服用消痰理气之方,以善其后。

热哮若值盛夏而发,可用白虎汤加清热化痰之黄芩、贝母、瓜蒌、桑白皮治之;若痰火较甚者,还可选用礞石滚痰丸攻下痰热。如肺阴伤者,又需加入沙参,麦冬等润肺保金。

哮病易反复发作,发作时宜及时治疗,发作平息后宜扶正固本。如哮病长期不愈,频频发作,预后不良,后期可出现阳气暴脱之危证,此时急用四逆汤加人参治之,如面色青紫,可加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如阳气津液两脱者,又宜回阳固阴、益气生脉,人参、附子、肉桂、麦冬、五味子等同用。重者急用黑锡丹(吞服3克)合人参蛤蚧散以扶正救脱,镇摄肾气。

冷哮证发作剧甚者,可考虑在密切观察下服用紫金丹以劫痰定喘。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过150毫克),临卧冷茶下,忌饮酒,连服5—7日,服药期问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需续服,宜停药数日后再用。

〔调护〕

1.哮证易因气候突然变化而发病,尤其是寒冷的刺激,故平时应防寒保暖,以预防哮证的发作。发作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无灰尘、煤气、烟雾、油漆味及其他一切刺激性物质,并应禁止吸烟。

2.部分哮证的发作与饮食有关,病人的饮食宜清淡,应忌肥甘厚味,如酒、鱼、虾、浓茶等。

3.已婚者,当节欲,尽量减少房事。

4.哮证的缓解期,一定要坚持扶正治疗,以杜绝疾病的复发。

〔应用例案〕

例一、董××,女,52岁,居民,1965年4月20日初诊。

病史:咳嗽、喘急、鼻干,痰声如拽锯,彻夜不眠,倚息难卧。病已十余日,最怕油烟刺激,胃不思纳,二便尚调。检査:舌苔淡黄腻,脉滑数。辨证:热哮气逆。治宜清热化痰,肃肺。拟苏子降气汤加减。

炒苏子4.5克 橘红4.5克 炙前胡4.5克 姜川朴4.5克 杏仁9克 炒山栀4.5克 炒枳壳4.5克 苦葶苈子3克 桑皮6克 桔梗4.5克 水煎服。

服药5剂,喘哮大减,安卧如常。(《吴少怀医案》)

按:此为热哮案,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喘息,痰声如拽锯。痰阻气闭,呼吸困难,故彻夜不眠,倚息难卧。舌苔淡黄腻,脉数,为痰热内盛之象。治宜清化热痰,肃肺平喘。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方中苏子、前胡、厚朴、橘红、杏仁、枳壳等均能降上逆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也行。又用山栀、桑皮、桔梗、葶苈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例二、刘姓患者,患支气管哮喘十余年,体质虚羸,发时面色苍白,两目圆睁,肩息,气似不能接续,四肢厥冷,脉虚濡而沉,用麻黄素、氨茶硷等已渐失效。因符合“肾不纳气”给以八味肾气丸加补骨脂、沉香,四剂而病情缓解。(秦伯未等:《内经类证•喘病类》)

按:此为肾不纳气哮喘案,该患病已十多年,久病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病发时面色苍白,两目圆睁,肩息,气不接续。肾阳虚弱,四肢厥冷,脉虚濡而沉。故治疗宜益肾纳气,温肾助阳,方用八味肾气丸加补骨脂,沉香。

例三、喘哮气急,原由寒入肺俞,痰凝胃络而起。久发不已,肺虚必及于肾,胃虚必累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恋不化,气机阻滞,一触风寒,喘即举发。治之之法,在上治肺胃,在下治脾肾,发时治上,平时治下,此一定章程。若欲除根,必须频年累月,服药不断;倘一曝十寒,终无济于事也。

发时服方:款冬花 桑白皮 紫菀 苏子 沉香 茯苓 杏仁 橘红 制半夏 黄芩

平时服方:五味子 紫石英煅 橘皮 半夏 茯苓 苡仁 蛤壳 胡桃肉 杜仲 熟地(《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

按:哮证久发不已、痰浊蕴伏于上,脾肾亏虚于下,为虚实兼挟之证。治疗发时治上兼顾脾肾。用款冬花、紫菀、苏子、杏仁、半夏、橘红以清肺胃之痰为主,又辅以茯苓健脾,沉香纳气归肾;平时服方虽曰治下,以益肾健脾为主,亦应兼化痰浊,故用胡桃、杜仲、熟地、紫石英、茯苓、苡仁等益肾健脾为主,佐以半夏、橘皮等兼化痰浊。

例四、杨××,女,56岁,1964年4月1日初诊。

原有哮喘每冬必犯。昨突然发作,咳喘难卧,喉中水鸡声,胸闷痰白,胃不思纳,也不欲饮。右胁微痛。舌苔白,脉细滑。乃冷哮复发,气逆不降。治以温肺化痰,降气止哮。拟苏子降气汤加减。方药:

炒苏子4.5克 橘红4.5克 厚朴4.5克 炙白前4.5克 清夏9克 杏仁9克 白芥子4.5克 射干3克 炙麻黄3克 水煎服。

服药三剂,喘嗽已减,哮鸣消失,胸满胁痛均止。白沫痰涎未清,胃纳呆少。苔脉同前。按上方去半夏、麻黄、白芥子,加川贝6克、蛤粉9克、桔梗4.5克,水煎服。服药三剂,缓解如常。(《吴少怀医案》)

按:此为寒哮案,由寒而诱发旧病,寒痰留伏于肺,气道受阻,痰气相搏,咳喘难卧,咽中如水鸡声。口不渴,苔白,脉细滑,为表寒之象。因病久,故应标本同治,温肺补虚,降气化痰,用苏子降气汤。因有表邪,故加射干麻黄,宣肺平喘。

例五、陈××,男,20岁,工人。1960年11月5日因哮喘反复发作十四年入院。

初诊:1960年11月7日,哮喘咳嗽,发则气喘难以平卧,已经十四年。脉沉细无神,舌苔白而滑,中有裂纹,质淡红,无绛色出现。面色㿠白,两目黯淡。痰饮阻于中焦,脾阳失于健运,以致土虚无以生金。观其呼吸之声低微,肺气虚弱可知。以脾胃为生痰之源,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今拟温运脾阳,纳气归肾法。

川桂枝2.1克 炒白芍9克 五味子3克 淡干姜3克 仙半夏4.5克 陈广皮4.5克 云茯苓12克 清炙草2.1克 蛤蚧粉4.5克,分二次吞 二帖。

二诊11月9日。前投温运脾阳、纳气归肾之剂。哮喘渐平,惟入夜气逆,难以着枕。舌质淡红,边有锯齿之状,苔薄白,中有裂纹,脉象濡软无力。再以原方加味续进,

黄厚附块6克 川桂枝3克 炒白芍9克 五味子3克 淡干姜3克 仙半夏4.5克 川、象贝各4.5克 淮山药12克 坎炁1条 黑锡丹12克,包 四帖

另:人参粉一钱,蛤阶粉一钱(分八包早晚各服一包)。

三诊11月14日。历进温运脾肾,佐以纳气归窟之剂。咳嗽气喘较平,神疲乏力,夜不安寐。舌苔薄白而润,中有裂纹,脉来沉细。再以原方续进。

川桂枝2.1克 炒白芍9克 五味子3克 淡干姜3克 云茯苓12克 清炙草2.1克 蛤蚧粉3克,分2次吞 四帖。

服上药四剂后喘平出院。(《内科临证录》)

按:本案哮喘,由痰饮中阻,脾阳失去健运,肺气虚弱,肾气不纳所致。治以桂枝汤温运脾阳,二陈汤和胃化痰,五味子、淡干姜温化寒饮,收敛肺气。加蛤蚧粉补肺肾以纳气,喘逆自平矣。

〔简便验方〕

1.白果7.5克,白矾15克,白砒0.9克。

共为末,红枣肉为丸,如绿豆大。食后冷茶送下6〜7丸,小儿减半。本方治寒喘有效,但方内有剧毒药,用时慎之。

资料来源:《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第一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6.11。

2.醋100亳升,红糖33克。

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3〜4次,服后30分钟即可止咳。适用于冷哮证。

资料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10。

3.苧麻根适量,煅存性,研极细,以生豆腐炖温,蘸食。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1.3。

〔文献摘录〕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上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丹溪心法•喘促门》:“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酌加消散,此等症候,当惓倦以元气为念,必致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窝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机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呷嗽候》:“呷嗽者,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喉咽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

《仁斋直指》:“肺主气也,一呼一吸,上升下降,营卫息数,往来流通,安有所谓喘!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填塞肺脘,激动争鸣,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状具矣。有肺虚挟寒而喘者;有肺实挟热而喘者:有水气乘肺而喘者;有惊忧气郁肺胀而喘者;又有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真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之上奔。如是等类,皆当审证而主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