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流行相当广泛,尤以我国南方诸省为多见。其主要证状为多食易饥,皮肤萎黄,面目浮肿,故中医文献中又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疳黄、饕餮黄等。四川及江浙民间又称本病为懒黄病、𤆵黄病、桑叶黄等。

〔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钩虫称伏虫,是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的肠寄生虫。由人体皮肤接触含有钩虫的泥土而感染。钩蚴从皮肤钻入,最后移行于小肠发育成成虫,而引起钩虫病。钩蚴舍于肺,肺失宣肃,引起哮咳、喉痒、胸闷等证。钩蚴达于胃肠,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证见腹胀、便溏、恶心、呕吐、异嗜(如嗜食生米泥土等);另一方面,钩虫吸吮人体精血,会出现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唇甲淡白、皮肤干燥,耳鸣眼花等气血不足的证候。严重者病及心肾,可出现心悸气短、精神不振、嗜卧、健忘,男子见阳痿,女子月经停闭等心肾两虚的证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病性 本病初期,出现哮咳等症状,应注意与感冒咳嗽相鉴别。钩虫病虽有哮咳、喉痒等症状,但无鼻塞流涕,喷嚏声嘶等症状,不发热或低热。本病患病后出现面黄浮肿时,当与黄疸、水肿相鉴别。

2.审轻重 轻证病损涉及脾胃,常见腹胀易饥,头晕倦怠,恶心便溏等;重证损及心肾,出现心悸气短,浮肿乏力,阳痿闭经等证。

(二)论治要点

本病初起,症见手足皮肤发生痒疹,喉痒呛咳,正气未虚之时,治当以驱虫为主,可用槟榔、贯众、榧子、红藤、水煎空腹服下(分二次服)。如病程日久,气血虚弱者,症见面目虚浮发黄,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治宜攻补兼施;如正气受伤,气血俱虚,正虚邪实者,当以先补气血以扶正气,不宜驱虫而伤正。补虚可用劳动养血丸(成药),日服二次,每次10克;或适当加用伐木丸(成药),每次饭后吞服10克。忌饮茶水。

(三)常见证治

(1)脾虚湿滞:

证候:面色萎黄或萎黄而虚浮,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有嗜食生米、茶叶、木炭等,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杀虫。

方例:黄病绛矾丸加减。

(2)气血两虚:

证候:颜面、肌肤萎黄或苍白,面足乃至全身浮肿,脘闷不舒,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质淡,舌体胖大,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杀虫。

方例:八珍汤加减。

钩虫病常酌情采用榧子、雷丸、槟榔、百部、鹤虱、贯众等杀虫。

(四)临证权变

该病除常见证治中介绍的两个证型以外,早期阶段可出现皮肤受邪和虫邪犯肺的证候,重视这些早期证候的治疗,是阻止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皮肤受邪后,临床常见患者在接触有钩蚴的泥土以后,很快出现局部奇痒,灼热,泡疹,搔破后,脂水浸淫,或红肿,形成脓疱。治疗可用杀虫止痒的方法,方用桃叶泄春汤一剂,煮三、四沸,趁温熏洗,如冷,则再炖,再洗,一日数次。虫邪犯肺的证候,常在皮肤受邪后数天出现,证见胸闷咳哮,喉痒难忍,咳嗽呈阵发性频咳,或干咳无痰,或有痰呈泡沫状,或痰中带血,甚则频咳不止,痰鸣如水鸡声,胸闷气喘,大汗出,唇甲青紫,舌白,脉平或微数。治当止咳杀虫,宣肺化痰。方用止嗽散合紫金丹。

驱杀钩虫临床常用榧子杀虫丸为主方。若脘腹胀满者,可用雷丸枳实汤。杀虫药应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选用不同方法,体壮实者可以单独使用,体虚者可与补益药交替应用或同时服用。

〔调护〕

在预防方面,应积极治疗病人,以减少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以杀灭虫卵。注意皮肤防护,如下地劳动穿长统靴,带手套,手足皮肤涂白矾水等。

在调理方面,要注意进食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豆腐、猪血、痩肉、猪肝、鱼,以及新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之品。

〔应用例案〕

张XX,男,29岁,农民。1969年8月诊治。患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腹部有时不适或疼痛,食量大,稍劳动即感心悸气短已一年之久。在当地卫生院查血色素33%,红细胞194万/mm³、大便镜检发现钩虫卵,诊为"钩虫病"。因该院医生见其贫血严重,不敢驱虫治疗。此时正值我医疗队在该地巡回,其见余是老中医,急来求治。查其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而色萎黄,爪甲无华,亦诊为钩虫病。遂投青没丸,自制丸药,每日三次,每次5~7丸,饭后一小时开水送下。治疗半月,头晕眼花有所减,面色好转,精神稍振,食量减少,脉细较前有力,舌质淡苔薄白。查血色素45%、红血球241万/mm³。前方见效,守方再服半月。一月后,诸证大有好转,惟头昏较甚,余思之,此为邪祛正虚,气血不足之候,遂停丸药,改用八珍汤加味,益气血,健脾胃,以善其后(《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按:青没丸为龚志贤老中医经验方,方中有青矾30克(火煅,醋淬七次,使青矶变为红色为度)、制没药16克、干姜12克,各研细末,水泛为丸如黄豆大,硃砂为衣。亦可蜜丸。每日三次,每服5〜7丸,饭后一小时开水送下。可连服半月至一月。此方有解毒杀虫、温中燥湿,补血活血之功。在本例中,龚志贤以丸剂杀虫燥湿补血,俟虫尽湿清之后,投八珍以补其气血.,先祛其邪,后扶其正,章法分明,故获良效。

〔简便验方〕

1.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一次口服,连服二天(儿童剂量酌减)。

2.贯众15克,槟榔15克,榧子30克,红藤30克,水煎,分二次空腹服。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九虫候》:“一曰伏虫,长四分”,“伏虫,群虫之主也”。

《寿世保元•九虫形状》:“诸般痞积,面色萎黄,肌体羸瘦,四肢无力,皆言内有虫积。或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蛔虫病证的来源?

2.蛔厥证与因蛔虫所致的关格证,它如何诊断?

3.蛔虫治法有那些?常用药物有那些?

4.试述蛲虫病的病因?

5.谈谈蛲虫病的病机及主要症状?

6.试述蛲虫病的内治法及外治法的具体应用?

7.怎样预防蛲虫病?

8.如何诊断为绦虫病?

9.治绦虫用什么驱虫方药?

10.钩虫病是怎样感染的?

11.钩虫病的症状表现有那些?

12.谈谈驱虫杀虫常用的治疗方药?

13.如何预防钩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