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仙丸

海仙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御药院方》卷七。具有解诸大毒之功效。主治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
出处 《御药院方》卷七
功能 解诸大毒
主治 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
处方

船板青5两,酥油饼末1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解诸大毒。主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七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海仙丸

组成

船板青五两,酥油饼末一两半。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

解诸大毒。

主治

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御药院方》:“治诸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解诸大毒,以取水之精。渍于舡板木中,缕见风日,久则日炙,变为青色,以取太阳之气,水见大阳之气而炽曝,中有阴阳之气,结而不散,聚而成青,服之分阴阳,去邪热,调府藏,圣人处治,以度物之气味所用,且如东壁墙上土,取之以新水调化,取清水服之,治府脏不调,谓脾主于土,脾受湿濡泻,取以大阳真火,其士引入于脾,藉太阳真火之气,以除去其湿,而吐泻得止。又以鱼骨入喉中肉内不出,烧鱼网灰,新水调服,其鱼骨即时便出。又有日蚀疮不愈者,令人烧救日鼓杖烧灰,乾渗疮上立已。此圣人取其物相感故也,具舡板青与上同意。舡板青五两,酥油饼末一两半。右为细末,稀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酒送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