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清眩丸

化痰清眩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具有化痰散结,清热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虚热,运化失司,致湿聚生痰,阻于中州,升降失和,而致头晕目眩。症见头目晕眩,形体困倦,头重如蒙,胸闷不舒,时做呕恶,口苦而粘,舌苔黄浊,脉象滑数,兼见小便色黄,大便不爽。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功能 化痰散结,清热健脾
主治 脾胃虚热,运化失司,致湿聚生痰,阻于中州,升降失和,而致头晕目眩
处方

法夏2两,云茯苓1两,炒枳壳5钱,元明粉3钱,胆星5钱。

制法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热,运化失司,致湿聚生痰,阻于中州,升降失和,而致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早、晚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

本方宗导痰汤化裁,加元明粉为增清热邪、除水饮之力,俾痰湿消除,中州升降调和,而眩晕自愈。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化痰清眩丸

组成

法夏二两(60g),云茯苓一两(30g),炒枳壳胆星各五钱(15g),元明粉三钱(9g)。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钱(6g),早、晚米汤送下。

功用

化痰散结,清热健脾。

主治

脾胃虚热,运化失司,致湿聚生痰,阻于中州,升降失和,而致头晕目眩。

方义

本方重用胆南星五钱,以清热豁痰为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元明粉泻热散结,共为臣药;配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枳壳行气以助化痰散郁,共为佐助。神曲健脾消痰和中,又可赋形,为使药。诸药合用,以重在化痰散结,辅以健脾清热,使痰结得除,清阳得升,故眩晕自止。

运用

诊断要点:头目晕眩,形体困倦,头重如蒙,胸闷不舒,时做呕恶,口苦而粘,舌苔黄浊,脉象滑数,兼见小便色黄,大便不爽。

加减化裁

若脾虚较重.伴有倦怠纳呆者,可加白术、人爹;若胃气不和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生姜、竹茹;若眩晕伴有头痛者,可加天麻川芎等。

使用注意

本方所治之眩晕,应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相鉴别。前者多见有脾胃虚弱之象,如纳呆,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临床表现;后者常伴有腰膝酸软,眼花耳鸣,舌红少苔等症状。本方治证,若误用滋腻之品,则可能加重病情。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中国传统医学大系 方剂大成》:“化痰清眩丸。痰热中阻,上犯清窍是本方证的病机关键。头目晕眩,形体困倦,头重如蒙,胸闷不舒,时做呕恶,口苦而粘,舌苔黄浊,脉象滑数,兼见小便色黄,大便不爽是应用本方的主症。本方以清热化痰为主,故肾精亏虚,髓海失养所致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腰膝酸软或遗精滑泄,耳聋耳鸣,舌体瘦嫩,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细数者是应用本方的主要禁忌。”

《清宫配方集成》:“眩为眼花,晕指头晕,故常眩晕同提。按眩晕之原因,不外虚实两端,属虚者多阴虚血少,实者则非火即痰。光绪帝自幼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致湿聚生痰,阻于中州,升降失和,而致头晕目眩。古人亦有‘无痰不作眩’之说。化痰清眩丸宗导痰汤化裁,加元明粉为增清热邪、除水饮之力,痰湿消除,中州升降调和,而眩晕自痊。”

《中风病实用方》:“化痰清眩丸中重用胆南星五钱,以清热豁痰为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元明粉泻热散结,共为臣药;配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枳壳行气以助化痰散郁,共为佐助。神曲健脾消痰和中,又可赋形,为使药。诸药合用,以重在化痰散结,辅以健脾清热,使痰结得除,清阳得升,故眩晕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