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疔散

回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类证治裁》卷八。具有拔毒回疔之功效。主治疔毒走黄。症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 寒热头疼,胸闷烦躁,恶心呕吐,重者可见神昏谵语,并可危及生命。
出处 《类证治裁》卷八
功能 拔毒回疔
主治 疔毒走黄
处方

有子土蜂窠1两,蛇蜕1条(不经地上者佳)。

制法

泥裹,煅存性,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疔走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送下。

摘录
《外科全生集》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回疔散

组成

土蜂窠(有子者)30g,蛇蜕1条(泥裹,火煅存性)。

用法用量

上为末,研和。每用6g,白水下,少刻大痛,可救。

功用

拔毒回疔。

主治

疔毒走黄。

运用

诊断要点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热头疼,胸闷烦躁,恶心呕吐,重者可见神昏谵语,并可危及生命。

临床常用于疔毒走黄。

使用注意

禁忌:辛热发物,生冷。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外科症治全生集》:“回疔散,能攻毒外出。”

2、《近代中医珍本集·外科分册》:“疔毒发肿神昏,谓之走毒。如神将昏之间,以回疔散二钱,急服白汤送,少刻即大痛则为可救,毒化黄水,痛止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