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黄二仁丸

荟黄二仁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药奁启秘》。主治梅毒下疳,淋浊阴匿诸证,真阴已虚,不任攻伐者。
出处 《药奁启秘》
主治 梅毒下疳、淋漓阴匿诸证,真阴已虚,不任攻伐者
处方

老色芦荟30粒,真净轻粉3钱,关西牛黄2钱,桃仁(去皮)30粒,杏仁(去皮)30粒,明净腰雄黄4钱。

制法

上为末,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梅毒下疳,淋浊阴(匿虫)诸证,真阴已虚,不任攻伐者。

用法用量

壮者每服1钱至2钱,弱者减之,以鲜生地、仙遗粮、银花3味煎汤送下。即以此3味常服代茶。

摘录
《药奁启秘》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荟黄二仁丸

组成

老色芦荟三十粒,真净轻粉三钱,关西牛黄二钱,桃仁(去皮)三十粒,杏仁(去皮)三十粒,明净腰雄黄四钱。

用法用量

上为末,为丸如绿豆大。壮者每服一钱至二钱,弱者减之,以鲜生地、仙遗粮、银花三味煎汤送下。即以此三味常服代茶。

主治

梅毒下疳、淋漓阴匿诸证,真阴已虚,不任攻伐者。

重要文献摘要

《疡科纲要》:“荟黄二仁丸,治梅毒下疳、淋漓阴匿诸证,真阴已虚,不任攻伐者。老色芦荟五钱,真净轻粉三钱,关西牛黄二钱,桃仁杏仁去皮各三十粒,明净腰雄黄四钱。上为细末,打和丸如绿豆大,壮者每服一钱至二钱,弱者减之,以鲜生地、仙遗粮、银花三味煎汤送下,即以此三味常服代茶。梅毒一证,非荡涤不为功,然毒焰鸱张,真阴已薄,一路攻削,亦所不胜,况毒在血络,徒伐肠胃,亦且不中病所。此方丸以缓治,威而不猛,无太过之弊。其用轻粉者,惟此能祛络脉之毒,主药在是。浅者视之,每谓汞是劫毒,最防收入骨髓,转滋变幻,不知江湖术士,专事升汞以治此证,倒提深入,害固不可胜言。其咎在用之太多,而又不以清解辅之;二三日间,梅疮尽伏,其效如神,而毒得汞力,伏藏于内,迟之又久,然后发泄,则横决淫溢,不可复制。此方汞尚不多,而牛黄、腰黄,即以解此猛烈之毒,更用芦荟、二仁,导之使泄,已无伏藏之虑。且又有汤引,清利通瘦,二阴皆有去路,配合自有法度。朱间师主治毒门,必以是丸为主,投之辄应,颐见已多,惟效果稍缓,不能克日成功,则王者之师,固不如杂霸之君,必责效于旦夕。试观东西医学,于此一科,内服外治,无不用汞。又有以白檀香油治淋浊者,亦必每丸中稍稍入三仙丹半厘许,取效亦极敏捷,以此知汞固毒门中之无上神丹也。若服之过度,则龈浮齿痛,即是汞毒发见之证,是宜停药,而大清其胃,惟此丸则万无斯弊,不必过虑。若能采得鲜仙遗粮,白色者,红色者不入药用。数十百斤,杵碎,熬取浓汁如膏,日常代茶,尤多尤妙。毒门圣药,大有效验,而无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