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温胆汤

加减温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万病回春》卷二。具有清热化痰,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出处 《万病回春》卷二
功能 清热化痰,养心安神
主治 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处方

茯神(去皮木)1钱,半夏(姜汁制)1钱,陈皮1钱,枳实(麸炒)1钱,当归8分,酸枣仁(炒)8分,山栀(炒)1钱,竹茹8分,人参6分,白术(去芦)1钱,麦门冬,辰砂5分(为末,临服调入),黄连(姜汁炒)1钱,竹沥半盏(临服加入),甘草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用法用量

方中麦冬用量原缺。

摘录
《回春》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减温胆汤

组成

茯神(去皮木)、半夏(姜汁制)、陈皮枳实(麸炒)、山栀(炒)、白术(去芦)、黄连(姜汁炒)各一钱,竹沥(临服加入)半盏,甘草三分,当归、酸枣仁(炒)、竹茹各八分,人参六分,麦门冬、辰砂(为末,临服调入)各五分。

用法用量

上锉。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调辰砂末温服。

功用

清热化痰,养心安神。

主治

痰躁(痰火作热烦躁)、痰话(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方义

本方由十味温胆汤化裁而成。气滞生痰,痰郁化热,痰热(火)扰乱心神,  以致烦躁失神,痰郁则伤气,热盛则耗阴,治当化痰清热养心安神。方中半夏茯神为主药,半夏化痰,和中降逆;茯神养心安神,渗湿化痰。陈皮枳实竹茹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半夏之助臂;枳实行气除满,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力;竹茹化痰清热,又有除烦安神之功。黄连、山栀清痰郁之火热,且能清心除烦;竹沥化痰热以助竹茹之力。人参白术益气健睥,除湿以化痰;麦门冬养阴安神;酸枣仁、辰砂镇静养心安神,为方中佐药。甘草生姜大枣乌梅和中调胃,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合用,共成清热化痰,养心安神之功。

配伍特点

一是化痰与补虚同施,化痰不伤正,补虚不留邪;二是清热与安神合用,清热为除烦安神,而安神药可以成就清热化痰之功。

运用

诊断要点为烦躁失神,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常用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癫痫等疾病出现烦躁不安,证属痰热扰心者。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万病回春》:“治痰火烦躁,警惕失志,神不守舍方。茯神、姜半夏陈皮(麸炒)、枳实、炒栀子白术黄连(姜汁炒)各一钱,当归、炒酸枣仁、竹茹各八分,人参六分,麦门冬朱砂(为末,临服调入)各五分,甘草三分,竹沥(临服加入)半盏。为粗末,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