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烦益心汤

解烦益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四。具有补心,清心之功效。主治阴阳偏胜,火有余而水不足,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之功效。症见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短气乏力,心中烦乱,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出处 《辨证录》卷四
功能 补心,清心
主治 阴阳偏胜,火有余而水不足,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
处方

人参2钱,黄连1钱,生枣仁3钱,白术1钱,茯神3钱,当归2钱,玄参5钱,甘草3分,枳壳5分,天花粉2钱。

功能主治

补心,清心。主阴阳偏胜,火有余而水不足,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

此方纯是入心之药。清火而加入消痰之药者,有火必有痰也,痰火散而烦自释矣。况又有补心之剂,同群并济哉!

摘录
《辨证录》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烦益心汤

组成

人参二钱(6g),黄连一钱(3g),生枣仁三钱(9g),白术一钱(3g),茯神三钱(9g),当归二钱(6g),玄参五钱(10g),甘草三分(6g),枳壳五分(3g),天花粉二钱(6g)。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烦止,再剂烦除矣。

功用

补心,清心。

主治

阴阳偏胜,火有余而水不足,遇事或多言而烦心者,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

方义

本方治疗心之气阴两伤之证。心阴不足,虚火内炽,灼津为痰,痰火扰心而生他证。方以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玄参天花粉清心火、养阴津,当归养阴血,生枣仁、茯神养心安神,黄连泻心经之实火,枳壳行气消痰以通痞塞,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补泻同施,标本兼顾,使气阴复,心火平,痰浊消,而心中虚烦疼痛自除。

配伍特点

此方纯是入心之药。清火而加入消痰之药者,有火必有痰也,痰火散而烦自释矣。况又有补心之剂,同群并济哉!

运用

本方以胸闷,心胸时作灼痛,短气乏力,心中烦乱,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诊断要点。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辨证录》:“人有遇事或多言而烦心生,常若胸中扰攘纷纭而嘈杂,此阴阳偏胜之故,火有余而水不足也。或谓心热则火动而生烦,胆寒则血少而厌烦矣,不知虚烦实本于心热,胆则未曾寒也。夫胆则最喜热而恶寒,世人云胆寒则怯者,正言胆之不可寒也。胆寒既怯,何敢犯火热之心,可见虚烦是心火之热,非胆木之寒矣。古人用温胆汤以治虚烦,而烦转盛者,正误认胆寒也。治法,宜于补心中而用清心之味。【处方】人参二钱,黄连一钱,生枣仁三钱,白术一钱,茯神三钱,当归三钱,玄参五钱,甘草三分,枳壳五分,天花粉二钱。【用法】水煎服。一剂烦止,再剂烦除矣。【方解】此方纯是入心之药,清火而加入消痰之药者,有火必有痰也,痰火散而烦自释矣,况又有补心之剂,同群并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