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氛散

解氛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十一。具有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之功效。主治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
出处 《辨证录》卷十一
功能 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
主治 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
处方

地骨皮1两,丹皮5钱,沙参5钱,白芥子3钱,山药1两。

功能主治

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主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

用法用量

水煎服。服一月,骨蒸自退,便可望子矣。

摘录
《辨证录》卷十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氛散

组成

地骨皮一两(30g),丹皮、沙参各五钱(15g),白芥子三钱(9g),山药一两(30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服一月,骨蒸自退,便可望子矣。    ·

功用

清骨中之热,补肾中之阴。

主治

妇人肾水亏虚,骨髓内热,口干舌燥,骨蒸夜热,遍体火焦,咳嗽吐沫,断难生子。

重要文献摘要

《辩证录》:“此症用解氛散亦效。地骨皮一两,丹皮、沙参各五钱,白芥子三钱,山药一两。水煎服。服一月,骨蒸自退,便可望子矣。”

各家论述

傅山:阴虚内热之人,原易受胎,今因骨髓过热,所以受精变燥,以致难於育子,本非胎之不能受精也。所以少调其肾,以杀其火之有余,况又益其水之不足,更易种子耳。此症用解氛散亦效:地骨皮一两,丹皮、沙参各五钱,白芥子一钱,山药一两。水煎服。服一月骨蒸自退,便可望子矣。《傅山医学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