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余汤

解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孝慈备览》。主治1、《观聚方要补》:伤寒。2、《家庭治病新书》: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
出处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孝慈备览》
主治 1、《观聚方要补》:伤寒。2、《家庭治病新书》: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
处方

黄芩1钱,柴胡1钱,干葛1钱,前胡6分,枳壳6分,赤芍5分,桔梗5分,连翘5分,甘草3分,薄荷3分,茯苓2钱,半夏2钱,川芎1钱。

功能主治

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

方中茯苓半夏川芎用量原缺,据《家庭治病新书》补。

摘录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孝慈备览》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余汤

组成

黄芩柴胡、干葛各一钱,前胡、枳壳各六分,赤芍、桔梗、连翘各五分,甘草薄荷各三分,茯苓半夏各二钱,川芎一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主治

1、《观聚方要补》:伤寒。2、《家庭治病新书》: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观聚方要补》:“解余汤《孝慈备览》葛根黄芩柴胡茯苓枳壳、前胡、甘草、连翘、桔梗、赤芍半夏川芎薄荷。上,生姜煎服。烦躁加麦门、淡竹叶,小水不利加黑栀。《奇效医述》发汗后清解方无茯苓川芎薄荷,有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