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24克 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 白术12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
水煎服。
方中用大量参、附、姜,草回阳救逆,白术健脾补中,以助回阳之力,阳气衰则血不行,故佐桃仁、红花以通血脉。
潞党参24克 生山药30克 生杭芍15克 山萸肉(去净核)24克 炙甘草9克 赭石(研细)12克 朱砂(研细)1.5克
益气固脱。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愦,气息奄奄。
先用童便100毫升炖热,送服朱砂,继服汤药。
潞党参8钱,生山药1两,生杭芍5钱,山萸肉8钱(去净核),炙甘草3钱,赭石4钱(研细),朱砂5分(研细)。
交心肾,和阴阳。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先用童便半钟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服此汤后,若身温脉出,觉心中发热有烦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阴分,若玄参、生芍药之类,加甘草以和之,煎1大剂,分数次温饮下。
病势至此,其从前之因凉因热皆不暇深究,唯急宜重用人参以回阳;山药、芍药以滋阴;山萸肉以敛肝气之脱;炙甘草以和中气之漓,此急救回阳汤之所以必需也。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呕吐,俾所服之药不致吐出,诚以吐泻已久,阴阳将离,赭石色赤入心,能协同人参助心气下降;而方中山药,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协同人参以回肾气之下趋,使之上行也;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时百脉闭塞,系心脏为毒气所伤,将熄其鼓动之机,故用朱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气从尿道泻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启发肾中之阳上达,以应心脏也。是此汤为回阳之剂,实则交心肾,和阴阳之剂也。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急救回阳汤
党参、附子各八钱(24g),干姜、白术各四钱(12g),甘草三钱(9g),桃仁(研)、红花各二钱(6g)。
本方由附子理中汤加桃仁、红花衍化而成。
君:附子——峻补先天之元气,扶正固脱,回阳救逆。党参——大补后天脾胃之气。
臣: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助附子通经寒以回阳,配党参温中气而固本。白术——温中健脾,益胃和中。配附子则能守,使脾胃得以扶助:配党参则能运,使气血生化有源。
佐:桃仁、红花——活血通经,使瘀毒得解,阳气易复。
使:甘草——调和诸药,扶正安中。
方中重用党参、附子、干姜、甘草乃四逆汤加党参(最好用人参),意在益气回阳救逆;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回阳之力。因阳气亏衰,气不行血,必有血瘀内生,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行气血。诸药配伍,恰合吐泻严重,损伤阳气而致脾肾阳衰、血瘀内生之病机。
诊断要点为瘟毒吐泻暴作之后,肢体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或舌干口燥,大渴饮冷。
临床常用于吐泻见转筋、身凉、汗多阳气欲亡。
原方选录
《医林改错》:“ 急救回阳汤,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此方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党参八钱,附子八钱(大片),干姜四钱,白术四钱,甘草三钱,桃仁二钱(研),红花二钱,水煎服。……解毒活血汤与急救回阳汤,两方界限分清,未有不应手而愈者。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