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散

金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二。具有疏风,散毒之功效。主治肾疳时久,骨沉力弱,项细头重,致天柱骨倒,不能擎举抬头。
出处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二
功能 疏风,散毒
主治 肾疳时久,骨沉力弱,项细头重,致天柱骨倒,不能擎举抬头
处方

白僵蚕不拘多少(拣直者,去丝嘴,炒焦)。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肾疳时久,骨沉力弱,项细头重,致天柱骨倒,不能擎举抬头。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或1字1钱,薄荷酒调下,1日3次。须臾用生力散涂之。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金灵散

组成

白僵蚕不拘多少(拣直者,去丝嘴,炒焦)。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字一钱,薄荷酒调下,一日三次。须臾用生力散涂之。

功用

疏风,散毒。

主治

肾疳时久,骨沉力弱,项细头重,致天柱骨倒,不能擎举抬头。

重要文献摘要

1、《中华医学大辞典》:“小儿天柱倒:颈软而头不能举也。此证因伤寒吐泻,热邪袭入肝经,致筋脉软缓,亦有因疳疾日久。食少体虚而致者。治法如下:(1)内服宜金灵散、竹茹散页、狼毒丸之属,外治宜生筋散、起头贴项膏之属。” 

2、《永类钤方》:“金灵散久患疳疾,体虚可食,及诸病后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白僵蚕直者,炒,为末,三岁半钱,薄荷酒调下。后用生筋散贴之,用木鳖子六个去壳,蓖麻子六十粒去壳,研细,先急抱头搽项上,令热津唾调贴之。” 

3、《幼幼新书》:“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久不进饮食,患来日久。诸候退,只是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候。须进金灵散、生筋散方并见本门。”

4、《本草纲目》 :“小儿久疳体虚不食。诸病后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者。用白僵蚕(直者)炒研。每服半钱,薄荷酒下。名金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