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石汤

金牙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八。主治消渴,小便浓浊如面汁,此为肾冷。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主治 消渴,小便浓浊如面汁,此为肾冷
处方

金牙石(捣碎,研)1两半,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1两半,石菖蒲1两半,贝母(煨,去心)1两,乌梅(去核,微炒)3分,葶苈子(炒,别捣如膏)3分,桂(去粗皮)半两,高良姜半两,菟丝子(酒浸2宿,晒干,微炒,别捣)半两。

制法

上9味,先捣8味为粗末,次入金牙石再研匀。

功能主治

消渴,小便浓浊如面汁,此为肾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去核)煎7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金牙石汤

组成

金牙石(捣碎,研)、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石菖蒲各一两半,贝母(煨,去心)一两,乌梅(去核,微炒)、葶苈子(炒,别捣如膏)各三分,桂(去粗皮)、高良姜、菟丝子(酒浸二宿,晒干,微炒,别捣)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九味,先捣八味为粗末,次入金牙石再研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大枣二枚(去核)煎七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主治

消渴,小便浓浊如面汁,此为肾冷。

方义

金牙石温肾阳,肉桂补火助阳散寒,菟丝子温肾益精,三药温补肾阳。高良姜温中散寒, 厚朴化湿理气,和中消胀,调理中焦脾胃;。葶苈子泻肺利水,贝母清热化痰,石菖蒲开心窍,益心气,交通心肾,乌梅酸涩,生津止渴,大枣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