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煎

金樱子煎,中医方剂名。出自《证类本草》卷十二引《孙真人食忌》。具有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①《类证本草》引《孙真人食忌》: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②《本草纲目》:活血驻颜。③《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活血、添精、补髓。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补肾固精,理脾固肠之功效。主治①《证类本草》引《孙真人食忌》:脾泄下痢。②《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
出处 《证类本草》卷十二引《孙真人食忌》
功能 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①《类证本草》引《孙真人食忌》: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②《本草纲目》:活血驻颜。③《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活血、添精、补髓。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补肾固精,理脾固肠
主治 ①《证类本草》引《孙真人食忌》:脾泄下痢。②《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
别名
处方
制法

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大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擘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添精、补髓。理脾固肠。主脾泄下痢。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

用法用量

金樱子膏(《明医指掌》卷七)。

各家论述

《证类本草》引沈存中: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红熟则却失本性,今取半黄时采用妙。

摘录
《证类本草》卷十二引《孙真人食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金樱子

组成

用法用量

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大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擘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

功用

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

①《类证本草》引《孙真人食忌》: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②《本草纲目》:活血驻颜。

③《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活血、添精、补髓。

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补肾固精,理脾固肠。

主治

①《证类本草》引《孙真人食忌》:脾泄下痢。

②《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

方义

金樱子酸涩收敛,功专固涩。

重要文献摘要

《本草纲目》:“其子气味酸涩平无毒,治脾溽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证类本草》引沈存中:“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红熟则却失本性,今取半黄时采用妙。”

《辞典》:“英美学说,金樱子产中国西国等处,其味酸而涩,能解热收敛,可作糕。处方以金樱子一分,去核,炼白糖二分,先将金樱子入石白捣烂,过罗,再加白糖,研匀为度。每服一钱零五厘至二钱一分。”

《千金方》:“金樱子煎制法,霜后用竹夹子摘取,入木臼中,杵去刺,擘去核,以水淘洗过,捣烂入大锅水煎,不得绝火,煎减半,滤过,仍煎似稀饧。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 。”

《嘉祐图经》:“洪州昌州,皆煮其子作煎寄馈人。服食家用煎和鸡头实粉为丸服,名水陆丹,益气补真。”

《笔谈》:“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人待红熟时,取汁熬膏,味甘,全断涩味,都全失本性,大误也。惟当取半黄者,干捣为末用。”

各家论述

《类证本草》引《孙真人食忌》:“金樱子煎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李时珍:“无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則不可,若精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每服一匙,用暖酒空心調服。活血助顏,其功不可备述。”

注意事项

本方究以固涩为主,遗泄已止,即应用补肾之品以善其后。另外,本方在《明医指掌》 卷七称为金樱子膏。关于金樱子的采集,以半黄时酸涩之性为著。若红熟时则已全甘而失涩性,自然固涩之性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