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化痰丸

金珠化痰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具有清痰热,安神志,除头痛之功效。主治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咳嗽,咽喉不利。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功能 清痰热,安神志,除头痛
主治 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咳嗽,咽喉不利
处方

皂荚仁(炒)1两,天竺黄1两,白矾(光明者,放石铁器内熬汁尽,放冷,研)1两,铅白霜(细研)1两,半夏(汤洗7次,用生姜2两洗,刮去皮,同捣细作饼子,微炙黄色)4两,生白龙脑(细研)半两,辰砂(研,飞)2两,金箔(为衣)20片。

制法

上以半夏皂荚子仁为末,与诸药同拌研匀,生姜汁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痰热,安神志,除头痛。主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咳嗽,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生姜汤送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
《局方》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金珠化痰丸

组成

皂荚仁(炒)、天竺黄、白矾(光明者,放石铁器内熬汁尽,放冷,研)、铅白霜(细研)各一两,半夏(汤洗七次,用生姜二两洗,刮去皮,同捣细作饼子,微炙黄色)四两,生白龙脑(细研)半两,辰砂(研,飞)二两,金箔(为衣)二十片。

用法用量

上以半夏皂荚子仁为末,与诸药同拌研匀,生姜汁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汤送下,食后、临卧服。

功用

清痰热,安神志,除头痛。

主治

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咳嗽,咽喉不利。

方义

皂荚、半夏白矾、天竹黄,为四复味除痰药,天竹黄稀释而兼涩濇,皂荚子燥刮而兼润沃,白矾收濇而兼冲动,半夏降敛而兼宜发,四药合用,一驰一张,一阖一辟,具有以上导痰、坠痰、滚痰诸意义。其坠降可以宁神镇痉,其芳香可以醒脑回苏,故可兼疗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及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各脑神经病,而对于痰阻窍闭之中痰厥,尤为吻合。

加减化裁

加龙脑,则醒豁力大,加金箔,则镇降力大厥,加辰砂铅白霜,则窜透搜副变质泄泻力俱大。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此方利气,较上三仙丹,再进一层;降敛,较上滚痰丸、坠痰丸,再进一层。至皂角不用荚而用子,半夏不用姜汁浸,而用姜同捣作饼,不久蒸久晒,而微炒黄,方外之方,法外之法,颇多可取,后贤但谓此治上膈之痰为宜,殆浅之乎视此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