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消汤

急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十三。具有消初起之阳毒之功效。主治发背。
出处 《辨证录》卷十三
功能 消初起之阳毒
主治 发背
处方

忍冬藤2两,茜草3钱,紫花地丁30g,甘菊花3钱,贝母2钱,黄柏1钱,天花粉3钱,桔梗3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

消初起之阳毒。主发背。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十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急消汤

歌诀

背痈急消两地丁,花粉三钱与桔梗;蒿草茜菊同上用,忍冬二两齐煎冲;贝母二钱钱黄柏,初起三剂见奇功。

组成

忍冬藤二两,茜草、甘菊花天花粉、桔梗、生甘草各三钱,紫花地丁30g,贝母二钱,黄柏一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消初起之阳毒。

主治

发背。

方义

方中用忍冬藤地丁菊花黄柏清热泻火解毒为主药;以贝母、花粉、桔梗清热散结消肿;以茜草凉血活血通络;以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清解热毒、消肿散结,用治发背初起热毒壅盛者。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中华医学大辞典》:“阳毒初起,先发红瘰,后渐红肿高突起者,宜急消汤。”

2.《傅山医学全集》:“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方用急消汤。忍冬藤……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消阳毒之初起者最神,既无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